注:本文摘自生命禅院文集《上帝篇》之证明上帝存在的40个例证
21.两性愉悦,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
两性愉悦的核心点是男女性交,获得性感高潮。至于两性之间的初恋、爱慕、向往、幽会、抚摩等等情感享受都难以与性交高潮相比。
那么什么是性感高潮呢?我从《金赛性学报告》、《海特性学报告》、特别是《性典——中国性学报告》中择录几个片段,以帮助我们了解两性达到性高潮时的感受。 Continue reading “两性愉悦,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
注:本文摘自生命禅院文集《上帝篇》之证明上帝存在的40个例证
21.两性愉悦,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
两性愉悦的核心点是男女性交,获得性感高潮。至于两性之间的初恋、爱慕、向往、幽会、抚摩等等情感享受都难以与性交高潮相比。
那么什么是性感高潮呢?我从《金赛性学报告》、《海特性学报告》、特别是《性典——中国性学报告》中择录几个片段,以帮助我们了解两性达到性高潮时的感受。 Continue reading “两性愉悦,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
人类社会苦难的根源
雪峰
佛陀释迦牟尼来人间是为解决人类的苦难而来,基督耶稣降世也是为了把人类从苦难中拯救出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也是为了把人类从苦难中解放出来,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人类史上曾经创办过的乌托邦社会的实践也证明,人类至今没有找到导致人类苦难的根源。
那么,导致人类苦难的根源在哪儿呢? Continue reading “人类社会苦难的根源”
人类新生活第二家园介绍
雪 峰
我们已经为人类创建了新生活方式样板,这就是生命禅院的第二家园。这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我们已经为人类创建了新生活方式样板,这就是生命禅院的。这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Continue reading “人类新生活第二家园介绍”
1: 女儿告诉妈妈,因为妈妈反对她和男朋友恋爱,她的男朋友服安眠药自杀了。母亲一惊:自杀啦?女儿说:还好,他吃错了药,没死。母亲说:我早就说过,他这个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成不了大事。你看,连这点小事都搞错,怎么能托付终身呢? 不要指望女人认错,她们没有认错的习惯。错一千回,她们就有一千个理由为自己开脱。人命关天又怎样?正确的依然是她。
2: 女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然后提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屁股!女教师哭着跑出教室,找校长告状:孩子们嘲笑人。校长走进教室,表情严肃地说:你们怎么把老师气哭了?啊!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把苹果画成了屁股,还好意思哭,还好意思告状,了不起。一事当前,女人喜欢从别人身上找毛病,总是越想越委屈。常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会有过错,女人不会有。她们永远正确,即使错了,也是一副对的姿态 Continue reading “女人就是这样”
一枝独秀
——《婚姻保卫战》观感
最近怠于读书,却花了三天时间看电视连续剧《婚姻保卫战》,呵呵。
还好,里面的台词有些美感。很多感受也很生活,还有一点轻喜剧的味道,令人看得时候很愉悦。
电视剧看完了,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婚姻已经超脱了!
试想想,所有他们出现的矛盾,我们都不曾有。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婚姻已经超脱了”
来源:法新社
科威特国会议员25日在向国会提交的议案建议,科威特应当为男性公民娶第二位妻子提供帮助,以便解决该国未婚女子过多的问题。
科威特国会议员费萨尔•杜维桑(音)表示,“这一议案旨在解决未婚女子过多的问题,鼓励寡妇或鳏夫同离婚的男女组建新的家庭。”
此前,科威特已经有政策为娶一名妻子的男性公民提供价值4000第纳尔(1.4万美元)的“婚姻援助”,其中一半为对该次婚姻的奖励,另一半为免息贷款。 Continue reading ““剩女”过多 科威特为娶“二奶”提供帮助”
本贴转自猫扑网(mop.com)
在上海北京连续办了几场“剩女”讲座,就我看到的一些问题跟大家分享。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剩女”?我从来不认为结婚是每个人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人是不需要也不适合结婚的,但是我很肯定的认为每个人此生都需要恋爱,都需要学会爱和被爱。跟媒体上鼓吹的“剩女”定义不同,我指的剩女是——有爱的意愿,可是因为消极等待的态度、不良的家庭教育、狭隘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与爱无缘的恨嫁女。来参加“剩女”讲座的听众里面,不乏30岁还没开始初恋的女人!在我身边也有若干个这样的女性,单从外表上看她们一切正常,但是当我深入她们的内心之后,我发现所有被“剩”的女人,都是有原因的。 Continue reading “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们逼成剩女的”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蒂姆•哈福德
亲爱的经济学家,
我生活在一个允许一夫多妻制、但男人大多只娶一个老婆的地方。我的一位朋友有两个老婆。有一次人家问他为什么娶俩,他调侃地说:“供应商更多就意味着竞争更激烈,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更好。”通过直觉和观察,我知道,有两个老婆的人很少会过上“平静”的日子。作为经济学家,你会如何解释呢?
穆赫辛(Mohsin),巴基斯坦 Continue reading “一夫多妻对男人来说好不好?”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8月14日 转载)
现年25岁的英国金发女子妮基.李(Nikki Lee)夸称,她自16岁失去童贞以来,迄今已与5000名异性发生过性关系;而且无论身在夜总会、小巷、公园、戏院或青少年迪斯科舞厅,她随时可以来上一腿。
报道援引英国《太阳报》的消息说,在英国西南部的艾塞克斯(Essex)担任美容师的妮基会在红色小本子上详细记录每一次“炒饭”的过程,而且还为每一名男伴的表现评分。她说,“床上功夫最好的男孩,我会在一旁打上星号。我在18岁搬出去和朋友住,这段时间交手的对象将近有800人”。 Continue reading “英艾塞克斯女子与5千异性发生性关系”
中国离婚率十强榜:
北京——离婚率39%
上海——离婚率38%
深圳——离婚率36.25%
广州——离婚率35%
厦门——离婚率34.9%
台北——离婚率34.8%
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
大连——离婚率31%
杭州——离婚率29%
哈尔滨——离婚率28%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
目前,成都的离婚和结婚比率已经接近1:3,有的区(市)县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的比率甚至达到了近1∶2。
同时,因为婚外情的激增,20年间,上海的离婚率增加了20倍,上海离婚率的增加,原因主要是因为伴侣和他人发生性关系。
李银河博客
担心被异己的文化所同化。人们对于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往往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而不至于残酷迫害它。 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善加利用,不仅可以改善中国的人权形象,而且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做出妥善处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榜样,使我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捷足先登,而不必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跟在先进国家的后面,像个小学生。在这个方面,我们的确可以做别人的老师和先进,为什么不做呢?福柯早就把中国的性文化与古希腊、古埃及、古日本相提并论,认为我们有西方所没有的长处,我们为什么不当仁不让,对此善加利用呢?如今,我们在同性婚姻问题上不仅落后于美英加拿大这样的大国,而且落后于冰岛这样的小国,所以我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近日,冰岛女总理与同性伴侣结婚并批准冰岛同性婚姻法案的事件轰动全球,不仅同性恋群体为之欢欣鼓舞,世界上所有宽容进步的人们都为之击节赞赏。她的婚礼恰好选在作为同性恋解放运动纪念日(1969年6月29日纽约石墙事件)的日子,世界各地的同性恋纪念游行似乎都成了贺喜的队伍。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在同性恋问题上“起大早,赶晚集””
李银河博客
最近,常常见到一个新词:“剩女”,意思是指挺大年龄还没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这个词语的出现在我看是源于传统社会习俗的一种古老的恐慌。
所有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一是单身家庭。在这样的社会中,所谓“剩女”和“剩男”的压力就小了许多。与此同时,社会对婚姻之外性活动的规范必定会变得松弛,而不是像传统社会中那么严厉(直到1997年新刑法取消流氓罪之前,我国一直实行对所有婚姻之外性活动实施严厉惩罚的法律)。 个人选择的改变则指从人人都选择婚姻改变为一部分人选择过单身生活。如果你一定要选择婚姻,那么可以去碰运气(爱情常常要靠碰运气),也可以降格以求;如果你不一定选择婚姻,那么就不要去受“剩女”一类过时的称呼的打扰,自己一个人快乐地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Continue reading ““剩女”与单身浪潮”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觉得不幸福,婚姻失败或者成了鸡肋?除了婚姻本身的弊端外,关键还是在于人心。
人本质是自私的。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无私地爱别人。多数有爱心的人,是把爱别人作为一种需要,从而得到自身的满足。这样的人本来就很少,而能够懂得并且有能力施爱的人就更少了。另外,这世上大多数人看重的往往是外在而非内在,物质而非心灵,形式而非内涵。然而,只要一个人能够吃饱、穿暖,有地方睡好,真正能够令这个人能够幸福的是内在的东西。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人忽视了。两个人长期在一起,需要在价值观、思想、性格、性爱、情趣、生活习惯、品味上和谐,才能幸福。而这样的两个人要遇到一起的机会本来又是很小。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不幸福”
1、男人第一次和女人上床很难,以后越来越容易;女人第一次和男人上床很容易,以后越来越难
2、男人赚钱后想和老婆离婚,男人赚不到钱老婆想和他离婚。
3、“你还爱我吗”这句话女人会在第一次和男人接吻、第一次被男人抚摸、第一次和男人上床、男人赚到第一笔钱的时候各问若干次。
4、“你还爱我吗”这句话男人一般会在第一次接吻未遂、第一抚摸对方未遂、第一次和对方上床未遂、事业进入低谷时各问若干次。
5、结婚前男人借钱也要让女人吃好,结婚后女人借钱也要让男人吃好。
6、男人有外遇体现在工作越来越忙,女人有外遇体现在做的菜越来越咸。 Continue reading “关于男女关系的50个赤裸写照”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女作家潘向黎的新小说《穿心莲》讲的是一个经济独立的知识女性当小三的一段经历。只不过,这个“小三”不像《蜗居》中的海藻,图的是对方的房子和手机,她是非主流小三,图的是和对方在一起的感觉。而据我对身边类似人群的观察,追寻这种“感觉”则是自视甚高的单身知识女性的通病。 Continue reading “知识“剩女”的困惑”
来源:李银河博客
前些时去访问匈牙利,与匈牙利的社会学同行座谈时,听他们讲到匈牙利人的婚姻状态,很是诧异。目前在匈牙利,在适宜结婚的人群中,只有一成多的人进入婚姻,剩下的人分为三大群体,一群是独身者,另一群是同居者,还有一群被称为LST(英文分居伴侣live separate together的简写)。目前,在中国的大城市也出现了一种“周末夫妻”现象,这一现象又被叫做“婚内单身”,与匈牙利的分居伴侣相似。它指的是夫妻两人同城相处却各有住处,定期相聚,分居的原因不是不可抗的客观原因和感情矛盾,而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Continue reading “分居伴侣与周末夫妻”
来源:李银河博客
昨天一整天,采访电话一直没断,因南京换偶案宣判,马尧海被判三年半,这是近三十年来唯一的一起因换偶判罪的案例。
目前我国涉性的法律有两大类六项。两大类是按有无直接受害人来划分的:强奸、奸淫少女和侮辱妇女这三项罪名是有受害者的性犯罪;聚众淫乱、卖淫和淫秽品三项是无受害者的性犯罪。在我看来,我国有关性犯罪的法律中,有受害者的犯罪的法律条文问题较小,而无受害者的犯罪的条文问题较大。其中,数聚众淫乱罪问题最大。 Continue reading “最后的严刑峻法”
来源:李银河博客
在我们这个持续了几千年的男权制社会中,在性规范上盛行男女的双重标准。这个双重标准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男人的性活动越多越好,女人的性活动越少越好。
对男人的性活动,人们永远给予正面的评价,如果一个男人有很多性经验,那只能说明他有钱、有权、有闲、有魅力甚至是身体好;对于女人的性活动,人们却永远给予负面的评价,如果一个女人有很多性经验,则说明她轻贱、放荡、不知廉耻,人们会无情地将她唾弃,就像对待木子美那样。
在一桩明明是双方都受益、都喜欢、都自愿实行的行为中,传统的观念却认定一方受益另一方吃亏,这就是性行为的赚赔逻辑。男权社会盛行了几千年的赚赔逻辑认定,在性行为中,男方是赚,女方是赔。男人要是搞了一个女人,他就是赚了;女人要是搞了一个男人,她就是赔了。由于所有的人都这样想,而且这样想了太长的时间,这个赚赔逻辑已经成了天经地义,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Continue reading “关于男女双重标准”
来源:深圳新闻网-晶报
本文导读:今年3月2日,李银河曾经通过人大和政协委员向两会提交提案:建议取消“聚众淫乱”罪。引起舆论哗然。昨日,晶报记者对李银河进行了专访。
公权力干涉私生活
如何避免是个大课题
社会学家李银河接受晶报记者专访
马尧海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后,先后有李银河、方刚等著名学者发表文章,对他进行声援。性社会学家李银河旗帜鲜明地在博客里提出:“世界各国大都没有惩治换偶活动的法律,因为这类活动并没有超出多数社会约定俗成的性活动三原则:自愿,隐私,成人。此类活动没有受害人(不是强奸和猥亵),甚至没有受损的社会关系(婚姻)。如果说一般的婚外性关系应当受到违反婚姻道德的指责,那么换偶活动连婚外情的破坏级别都达不到,因为它是夫妻共同商议的结果……不夸张地说:惩罚换偶的法律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我们中国的形象现在在世界上越来越正面,富裕,文明,人民有尊严;而惩罚换偶则将大大给我们国家的形象抹黑,好像我们还是一个不开化的野蛮国家。爱国的朋友们,大家起来保护国家的形象,保护涉案人员的人权。”
今年3月2日,李银河曾经通过人大和政协委员向两会提交提案:建议取消“聚众淫乱”罪。引起舆论哗然。
昨日,晶报记者对李银河进行了专访。
晶报:自愿,隐私,成人。这三个原则是谁提出来的?“世界各国”是说所有国家么? Continue reading “李银河:公权力干涉私生活 如何避免是大课题”
作者: 猜火车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很偏僻的农村,很多人会说农村有什么不好,那是您没有见过真正的农村!因为没有公路,那个村庄离最近的汽车站也要二十公里左右,进出村以前都是靠走,后来依赖自行车。村里的街道同样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风一吹一身土,雨天出门一身泥,并且泥浆里还有随处可见的牛粪、马粪、驴粪、猪粪、羊粪和鸡鸭粪便等,因为在哪里牲畜没有圈养的习惯,并且排便都要赶到大街上,怕脏了自家的院子。村里的人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吃过新鲜的蔬菜,因为哪里的土地只生产萝卜和白菜,当然还有红薯,如果红薯也算蔬菜的话。所以他们只能吃腌萝卜和腌白菜,别跟我说为什么腌不炒呀,谁都知道炒的比腌的好吃,但为怕费油他们轻易不炒菜,除非过年或者家里来了亲戚。我是到了大学才在食堂里吃了生命中的第一根油条。医疗保障就更别说了,象我的爷爷,生病了只能等死,因为没钱看病。后来终于送到医院了,差两块钱的医药费医生就不给开药,那还是国营的卫生院呢,我们全家人都给医生跪下了还不行,只能眼睁睁看着爷爷死在了医院里。真别告诉我农村在发展,至少我小到现在近三十年了还没有看到我出生的那个村庄有任何变化,我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能不能看到。 Continue reading “宁做三奶,不嫁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