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重定义

无论你喜欢哪一种生活模式,你都需要伴侣。人是需要伴侣的动物。与其说我们需要家,不如说我们需要伴侣;家只是一种形式。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都不喜欢孤独,我们需要别人的陪伴,需要同别人有语言、身体、眼神的交流;我们需要被爱和爱别人;爱的感觉使我们即使身处绝境,心灵也有所寄托。

现在的人们往往将对伴侣的需要寄托在传统婚姻配偶身上。然而,大多数人最后得到的是失望。

问题在于,我们需要被爱,但不愿被占有;我们需要去爱别人,但做不到完全专一,更不愿为了某种义务,去爱某个人;我们需要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不愿失去自己的独立性;我们需要经常同我们所喜爱的人共进晚餐、一起游乐、做爱、睡在一起,以至一起生活,但却不愿这一切成为必修课,更不愿从此失去自由。我们需要伴侣,也许一个就足够,也许需要多个伴侣,但却不是传统婚姻所定义的那一个伴侣,那个同我们签定终身婚姻契约的丈夫或妻子。

从自私的角度讲,我们本能地希望占有别人,又不要被别人占有;我们希望别人对自己专一,又不用自己对人专一。然而,在双方是平等地位的情况下,这种情景不可能发生。结果,婚姻双方就是以牺牲自己的自由,来换取对伴侣的占有,最终使双方都成为婚姻的奴隶。我们要的不是这种结果。我们应该做的是始终保持自己的自由,同时也尊重对方的自由。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生活伙伴。

伙伴(partner)的意义在于:双方的关系是建立在伙伴式的爱,以及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度的信任、友谊和亲情的基础上;他们认定对方是他(她)的生活伙伴,而不是互相占有意义上的婚姻配偶;他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同样也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个性;他们在双方共同的生活内容之外,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只要他(她)愿意,他(她)可以有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朋友及性伙伴;他们以对待伙伴的态度对待对方,而不是以传统婚姻的义务和所应扮演的角色来要求对方;如所有关系密切的伙伴关系一样,他们自愿地、自觉地将同对方的关系和生活放在首位,而不是因为受了传统婚姻契约的约束。在以上的基础上,他们坦率而诚实地相处,因为欺骗已完全没有必要。

当人已不用为生存而委曲求全;生殖可以控制;亲子关系可以鉴定;女人不用依附男人而生存;男人与女人的性和爱的关系就不应再是互相占有的关系,而是平等、互利,拥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生活伙伴关系。只要我们把男女伴侣间的关系定义清楚了,健康的伴侣关系便有了基础,生活模式倒是次要的因素。

著名的法国人,让保罗·萨特与西蒙娜·德·波伏瓦早就以他们的真实生活,为人们演绎了这样的伙伴关系。

转载本站文章不得超过原文的三分之一,必须在文章前面说明来源,并建立本站的链接。

6 thoughts on “伴侣重定义

  1. chingkong says: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充满爱与被爱、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的和谐环境。席拉维大人论述的生活伙伴关系,也正是我向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互相吸引的异性中多了性行为,但并不会因此影响这种伙伴关系。但经济与科技发展到较高水平,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时,我们不需要去鉴定亲子关系,那时的亲子关系已不像现在那么重要,未成年人的抚养嘛,我们用社会的税收,补贴供养孩子的母亲

  2. 席拉维 says:

    “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时,我们不需要去鉴定亲子关系,那时的亲子关系已不像现在那么重要,未成年人的抚养嘛,我们用社会的税收,补贴供养孩子的母亲。”

    Chingkong描绘出了人类社会的未来。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