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动物可以不假思索地得到答案,因为这是它们的本能。然而,对于人来说,这是一个不易解答的问题。有人会马上反对:“这还不简单!我需要钱、房子、汽车、结婚、生孩子。”“我需要拿到大学学位,做医生,或者读哈佛MBA。”“我需要Berry的衣服、Channel的香水、LV的皮包、Clark的鞋子。”…
诚然,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比如说,房子。但有许多东西,对我们中许多人来讲,是不需要的。我们之所以以为自己需要,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有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告诉我们需要这些东西。结果,我们就像是被催眠了一样,以为这原本是自己的主意。
商业广告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无所不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以为自己需要某种商品,自愿地把钱掏出来,去购买它。一种带有香味的水或泥,被装在一个漂亮的瓶子里,印上一个人们印象中高尚的标记,就可以卖很高的价钱。所谓潮流,正是消费品公司的杰作。这样便能创造出大量的市场需求。用一位专业营销人士的话来说,这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还记得那只宠物电子鸡吗?电子鸡潮流在亚洲达到高潮的时候,几乎每个小孩、少年,甚至一些妇女都人手一个,几乎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
社会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就更大。一个婴儿如果出生在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社会里,他便会对别人告诉他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深信不疑。这个神所说的一切便成为他的信仰。他会认为他最需要的,是爱他的上帝。除了上帝,人们还会执迷于许多世俗的观念,以为那是他们所需要的,或所要遵从的。如果你本来天生可以成为一代名厨,但却按照大家都认为正确的道路去走,以为自己需要“拿到大学学位,做医生,或者读哈佛MBA”,那你就很可能成为一名平庸的医生,或是一位无所建树的部门经理;而世界上则少了一名名厨;成百上千的人则少了大快朵颐的机会。
同样,我们一出生,甚至还在娘肚子里就被认定在将来某一天要结婚,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指腹为婚的了。但我们真的一定要结婚吗?这需要我们去了解婚姻的真正意义,并自己向内心去探索,弄明白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由别人、由社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因为,这实在是我们的私事。
转载本站文章不得超过原文的三分之一,必须在文章前面说明来源,并建立本站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