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问题的论争

作者:李银河

在性问题的两大阵营中,激进派还持有如下观点:性自由所要求的是伴侣之间的性平等,双方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最重要的是要扫除男权制机制,其中包括淫秽色情品制售业,男权制家庭,卖淫,强制性的异性恋;同时要反对男权主义的性实践,例如虐恋 (S/M),猎艳式的临时性关系,童恋,以及阳刚阴柔 (butch/femme) 角色的划分,因为这些实践会导致女性的性的客体化。

自由派女性主义的性主张包括:异性恋及其他一些性实践中存在压抑、父权制资产阶级的性规范压抑了每个人的性欲望和性快乐。通过将性少数派污名化,为了使多数派保持“纯洁”,受到控制。女性主义应当拒绝所有的理论分析、法律限制或道德评判,因为它们将性少数派污名化,从而限制了所有人的自由。作为女性主义我们应当通过要求实践所有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的性行为的权利来控制女性的性。理想的性关系是发生在完全自愿、平等的伴侣之间的。他们通过协商使用任何他们选择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得双方的性快乐和性满足。(Jaggar, et al., 315) Continue reading “关于性问题的论争”

扎国丈夫的多妻文化:“宽容”和“友好”

口述者:王瑛,27岁,已婚5年

我嫁到扎伊尔已快5年了。扎伊尔是个经济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国公民前往扎伊尔旅游观光及经商者甚少,许多人对扎伊尔的了解近乎“空白”。我在扎伊尔有一个很满意的职业,在一所有名的医院里当一名妇科医生。洋丈夫和我在一个单位,他是个药剂师。像我们拥有这样职业的家庭在扎伊尔已属上流公民。但我仍然不觉得快乐与幸福,我不适应扎伊尔的民族风情,况且我又是被丈夫骗过来的。

5年前我在南京医科大学就读期间与扎伊尔留学生相恋相爱。我俩完成学业后结为夫妇,当我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时,我便怀着一个美丽的梦来到扎伊尔定居。 Continue reading “扎国丈夫的多妻文化:“宽容”和“友好””

当“外遇”进入宽容时代

来源:千龙新闻网

当面对外遇时我们淡然自若,心也变得不再轻易受伤。曾几何时我们因难以释怀而痛苦纠缠,只为忠守和背叛间的一个诺言。如今,我们不知所措的正是自己如此从容的转变,难道我们真的进入一个宽容时代?

“外遇”始终像植根于都市生活的一种顽疾,混迹于爱情、道德、背叛与人性的纠缠中,悄无声息的存在着,成了避而不及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面对外遇的人无论是他还是她,也无论是夫妻、情人还是男女朋友,都无疑是场情感的遭遇。 Continue reading “当“外遇”进入宽容时代”

性仅仅是人生多种快乐的来源之一?

来源:星岛环球网

在西方社会中,从亚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性的生殖与快乐两方面自始至终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在当今世界,有着三种最主要的性观念和性规范:以生殖为主;以人际关系为主;以娱乐为主。

按照经典的说法,在过去的一千年开始之时,世界正处于所谓“黑暗的中世纪”,与后来发生的“文艺复兴”相比,它恰似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当然,这是一种过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分析,从世界的其他地方看,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例如,当时中国就处于一个毫无特殊之处的改朝换代过程中,没有什么黑暗与光明可以划分。 Continue reading “性仅仅是人生多种快乐的来源之一?”

英受高等教育女性无子女比例大增

新华报业网北京4月24日专电 据外电23日报道,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受过大学教育、35岁以下的职场女性中40%仍未生育,比例较10年前大幅增加。

伦敦教育协会的该项调查还表明,英国职场女性中终身不生育者在增加,同时她们的生育年龄大幅延后,子女数量也较少。5000多名1970年出生的英国女性参加了调查。

研究人员分析说,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英国职场女性年轻时专注于购房和事业发展,生儿育女并不是她们人生的首选事务。

研究人员呼吁雇主使女性员工的上班时间富有弹性,以免她们因担心生育会结束其职业生涯而迟迟不生儿育女。

为什么男孩比女孩撒更多谎

有一回,我问一个女孩:“你认为谁更会撒谎,男孩还是女孩?”那个女孩毫不犹豫地说:“男孩。”

“为什么?”

“因为他们想骗女孩子。”

事实似乎真的是这样。在人类的两性之间,通常情况是男性追求女性。男性为了得到女性的青睐,努力在女性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这和动物世界的两性间的诱惑游戏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说,雄性孔雀在雌性面前展示它的漂亮的羽毛。当然,在展示魅力的内容上,人类男性所展示的内容要远比孔雀开屏的内容要丰富得多。为了赢得异性的欢心,有些人类男性比其他动物走得更远,他们不仅展示他们拥有的特质,还会展示他们并不拥有的特质,即“骗女孩子”。在这一点上,人类确实比动物们高明。

为什么男孩要骗女孩,而动物们却不用这种手段?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男孩比女孩撒更多谎”

男人和女人的友谊区别

女人们的友谊:

一个女人有一晚没回家   
隔天她跟老公说他睡在一个女性朋友那边   
她老公打电话给她最好的10个朋友,没有一个知道这件事!

男人们的友谊:

一个男人有一晚没回家睡   
隔天他跟老婆说他睡在一个兄弟那边   
她老婆打电话给他最好的10个朋友,有八个好兄弟确定他老公睡在他们家……   

还有2个说“他老公还在他那儿!” Continue reading “男人和女人的友谊区别”

数十年如一“日”

      数十年如一“日”——人生如做爱啊。  古人遣词造句绝对有他的道理。在我们年少时,总是会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幻想和期待,觉得人生多么美好,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当企业家……人人都有过吧,这是ML前的绯色幻想。

  幻想完了是前戏,于是,我们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啊充电啊,“以爱好为事业,以事业为爱好”,当自己觉得一切准备好了,开始长驱直入。

  踏入社会,工作了,现实了,才发现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些复杂事情也不那么复杂。为了吃喝拉撒,必须像狗一样地讨生活。ML也一样,简单的活塞运动,却要用无限的精力去付出。人生要多彩,就要体验不同的经历;ML要情趣,就要更换不同的体位。

  但生活也不会总一帆风顺的。阳痿啊,早泄啊,性无能啊,什么不希望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只能强打精神,也许,过去了就好了。当然,如果过不去,那……

  终于,死命的拼搏,不懈的努力,有了回报,成功了!高潮了!要来了!人生终于有了意义!奋斗一生,不就等这个时刻么……

  高潮过后是什么?再来一次?还是就此结束,洗洗睡了?

  回首人生数十年,所经过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也就如一“日”,而已。

性道德的颠覆

在远古时代,各民族普遍地崇拜生殖器,举行各种形式的男女春会(既狂欢乱交的聚会)。这在现代中国,这叫聚众淫乱,是犯罪行为,而在我们的祖先看来,这是正常的,不参加的人才不正常。古代的许多圣人的出身之所以被宣称是处女所生,或同神迹相关,就是因为搞不清父亲是谁。在那个时代,生殖行为事关部落的生存,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人口。任何形式的,可以增加人口的性行为都是道德的。

当人类有了私有财产概念,搞清楚孩子的父亲是谁就显得格外重要。不然,岂不要发生肥水流到他人田的情况?!所以不管是一夫多妻,或一夫一妻制社会,女人的贞操不但事关生死,还是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尺。任何婚外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传种接代、壮大家族人口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兴旺的必要条件。性行为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生殖。所以才会有基督教会竭力提倡的“传教士式”(见“万恶淫为首”)。

问题是到如今,地球已经不堪过多人口的重负,生态已被大规模地破坏。如果人类继续遵守“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殖”这样的道德,地球就会变成地狱。只有转换性行为的主要目的,将其确定为“寻求快乐”,才符合人类的利益。 Continue reading “性道德的颠覆”

相思病、疑心病

有一位F先生写给我以下这封信,现征得他的同意,隐去地名将我们的交谈公布出来。

F先生给席拉维的信

席拉维:

你好!一直是“结婚为何”的读者,很高兴给你发邮件。

我是gay,网上认识了个男孩。一开始我在南方、他在北方。他很早辍学离开了家,在个ktv公司打着工,而我在悠闲的念书,其实日子过得都比较平静。他从视频里面看到我,很主动的和我通了电话。其实我们也没有太多共同话题,我只觉得他可爱、直爽、开朗,然后喜欢听到他的声音,对他很好奇,毕竟生活平淡。他也缺少人关心,喜欢让我问长问短的。后来他就变得很冲动也很认真,萌生了要到南方找我的念头。

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已经有个机会要到G市学习,并且我也告诉了他,劝他不要来了,缓缓再说。而且我这个人敏感多虑、不自信,怕他见到我会失望。但他执意要来,信誓旦旦的不考虑后果。就在这时,他们家遭受了悲惨的变故,急需钱,我就汇了一比给他,他也出去借了一屁股债。他甚至为此去卖身了,一次挣了500,整个人很可怜。这个时候我就感觉,他很脆弱,也被幻想和激情冲昏了头。可是那种感觉又很幸福,因为有个人总是说想见你,依附着你。所以我没有狠心拒绝他,但我从来没有催促他过来,一直都劝他缓缓,也告诉他来这边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工作、孤独等等。 Continue reading “相思病、疑心病”

壮汉老婆性冷淡,邻居好姐妹替身10来年

来源:南京晨报

家住南京的一对中年夫妻,结婚20多年来从未红过脸,是别人眼中的恩爱夫妻。这样的夫妻关系之所以维系下来,妻子吴红可是费尽了心机。原来,吴女士夫妇性生活不和谐,全靠邻家一位好姐妹代替她,至今已经近10年了。 Continue reading “壮汉老婆性冷淡,邻居好姐妹替身10来年”

“卖春博士”张竟生

作者:抱朴 来源:博览群书

旧中国有一个被称为“卖春博士”的留法教授,说他“卖春”,一是首倡“爱情定则”石破天惊,继在北大公然开课“性学”,乃至出版人们谈虎色变骇人听闻的一册《性史》,却又大张门面“美的书店”,编写出版《性育丛谈》、《美的丛书》以及《蔼理士女性小丛书》之类的性书,加上他主张节育、倡导“放乳”、介绍性艺等等,于是在彼时中国那个“语境”下,自然被视为犯大忌的颠狂书生,被通缉有之,被驱逐有之,被舆论攻讦更是家常便饭,这就是他的法兰西精神在中国的命运。从他身上也折射出若干女子的遭境和命运,那么不妨换个视角,说的是张竞生,点到的却是女界风景。 Continue reading ““卖春博士”张竟生”

英艺术家聚会变性爱Party 大玩换妻游戏

据英国卫报报道 1937年,英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康沃尔县的聚会中,令人们大吃一惊,他们在聚会中除了进行艺术交流,同时,这些男女艺术家在聚会中竟随意地发生性行为。这种事情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是,这的确是超现实艺术聚会中所谓的“艺术活动”,而且这还不是唯一的一次。

前几天,一系列照片揭示了许多知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一次私人聚会,到访的有美国摄影师曼-雷,法国诗人保罗-埃鲁亚得、画家马克斯-厄恩斯特等人,他们聚集一起共度一个假日派对。 Continue reading “英艺术家聚会变性爱Party 大玩换妻游戏”

兰州出现换妻俱乐部 定期聚会直奔性主题

兰州讯 “换妻”,这个词让人不寒而栗。6月初至今,记者通过暗访发现,一些酒吧、咖啡屋的常客对“换妻”游戏乐此不疲,而兰州竟然已经出现了“换妻部落”,部落里的人们定期聚会,聚会的内容是小饮之后直奔主题–“性”。

网上抓住换妻过客

6月6日下午,记者获知当晚有一换妻部落将有聚会。于是,点击某网站聊天室“兰州面馆”,“埋伏”好等待部落成员的出现。在耗尽一个多小时之后,一个显眼的网名跳进记者的视野——“换妻有约”,接着一群字母编号的“过客”涌进聊天室。记者发言:“诚征换妻朋友,非诚勿扰”,连续几次发言之后。果然,“换妻有约”说话了,并提出希望能尽快和记者夫妇见面。 Continue reading “兰州出现换妻俱乐部 定期聚会直奔性主题”

交换外遇经历的开放式婚姻

我们规定只是周六出去“打猎”。我们不把艳遇带回家,也不在外面过夜。通常我们都会在凌晨3点钟左右回家。彼此交换“战利品”,他听我讲和别的男人的事情,然后很兴奋,大战一场,天快亮了才睡觉。

第二天中午,我们出门去吃午餐,我掏出钥匙准备锁上防盗门。一卷领带从包里掉出来,他捡了起来。

你犯规了,违反了我们约定的第三条——一切透明。他说。

接下来的好几天,他缠着我。说说吧,那条领带怎么回事儿?那个男人怎么你了,你这么不愿意说啊?我可是什么都告诉你的啊?你一个挺诚实的人,什么时候也开始不诚实了?你到底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爱上他了?是不是我认识的人啊,谁有这么条领带来着…… Continue reading “交换外遇经历的开放式婚姻”

开放婚姻,你们想要什么

来源:《幸福》2006年第5期 

现代都市人的婚恋已经突破了我们对婚恋惯有的理解,各种新的婚恋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婚恋模式,这里面,有新潮的婚恋观念、新的婚恋方式制造的新鲜和刺激,也有传统的婚恋生活裂变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另类”意味着非主流,我们探寻人们的“另类婚恋”,不是为了满足猎奇心,只是想冷静而不失温情地呈现“另类”背后的那些喜悦、激情、幸福或者忧伤、挣扎、迷茫。
 
策划源起:
  
赛场上的罗纳尔多和卡洛斯春风得意,球场外的他们同样惬意。从美国世界杯回来后,米兰妮和罗纳尔多继续着他们的“开放式婚姻”:他们仍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生活圈子却完全不同。两人都有各自的男女朋友,因此他们也都不觉得配偶在背叛自己。 Continue reading “开放婚姻,你们想要什么”

浪漫的法国人

在法国人看来,喜欢异性是很正常甚至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恋爱是终生事业,无论老幼。哪怕孩子还很小,大人们就已经开始逗了:“告诉我,班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女孩子啊?”等孩子真长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和女孩子约会的话,家长们先开始急了:我那孩子怎么还没有女朋友?

巴黎的浪漫有今天的盛名,好莱坞功不可没。深谙此道的美国人说:“只要一部电影是在巴黎拍的,那一定有个爱情故事。”因此你如果想保存现有的爱情,要么和爱人一起去巴黎,要么干脆就不去,否则你的下一个新欢一定在巴黎的某个街头巷尾姿态妖娆地等在那里。你可以去法国餐馆来顿浪漫的晚餐;在富有异国情调的街头散步;在塞纳河的桨声灯影里游船,在埃菲尔铁塔最顶端接吻……巴黎,到处上演“爱情秀”。 Continue reading “浪漫的法国人”

法国人婚姻越来越“短命”

尽管人们现在婚前往往就已经同居多年,但统计显示,法国人的婚姻越来越短命,结婚不到两年就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短命的婚姻,甚至闪电式结婚又离婚的现象,在法国大有上升的势头。据统计,1991年到2001年的十年间,婚姻维持不到3年的离婚数字上升了45%,占到了2001年结婚夫妇的10.5%。 Continue reading “法国人婚姻越来越“短命””

数风流人物,还看法国总统

作者:高远

近日以来,法国一本描述政界史上各派领导人私生活的书籍出版,在法国掀起了轩然大波,书中既描绘了拿破仑和约瑟芬的感情生活,又讲述了猝死在情妇床上的前总统福尔的故事,特别是描写法国的几位总统:如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等人感情生活的章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法国各界瞩目,举国哗然。

长期以来,法国舆论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报道政治人物的绯闻,不炒作政界人物的私生活。法国媒体之所以形成这一习惯,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源于法兰西的民族传统,法国人天性浪漫,生活当中几乎人人都有过风流韵事,普通百姓将此视为人之常情,因此不会特别介意政界人物的“浪漫情怀”,反倒对此表示理解。 Continue reading “数风流人物,还看法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