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人之本性吗?

一般人认为,爱情必须是专一的,也只能是专一的。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除了这是现行专偶制婚姻对人的要求外,嫉妒是一个主要的理由。现代人认为,嫉妒是爱、性或婚姻关系中一个自然要素。夫妻或情侣中某一方如果认为对方忽视了他,或不爱他,甚至还会用向第三方表示亲昵的方法来引起对方的嫉妒心。因为人们以为,嫉妒是自然的、本能的,是爱的表现,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这个想法完全错了。 Continue reading “嫉妒是人之本性吗?”

婚姻只是一张纸

“结婚为何” 发表了“爱情长跑16年 周慧敏不想结婚” 的文章后,有位读者针对周慧敏说的,“结婚也只不过是一张纸”发表了意见。他(她)这样写到:“如果你结了婚,你就会明白婚姻不光是一张纸。如果你离了婚,你就会彻底明白婚姻不仅仅是一张纸的问题。”

不错,婚姻确确实实不光是一张纸。如果它真的只是一张纸,天下的夫妻们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离婚律师们就无事可干;“结婚为何”就是在做无用功;这篇文章就应该是天底下讨论婚姻的最后一篇文章。

不过,周慧敏既然是“玉女派掌门人”,说这番话当然有它的深意。因为 Continue reading “婚姻只是一张纸”

女掮客

一个男人告诉他的朋友这样一件事:

“昨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我妻子不认识的女人的电话,妻子对此疑心重重。今天吃早饭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澄清这件事。我问她:‘亲爱的,你是个女权主义者吗?’她说:‘我当然是。’‘你支持男女有同样的工作权利吗?’她说,‘是的,当然。’我问她:‘你相信女人有机会从事过去全由男人从事的工作吗?’她答,‘你知道我相信的。’这时,我说:‘那么,为什么你不相信我有一个叫玛丽·里普斯的股票掮客呢?’”

巩俐风流碍了谁?

最近,巩俐与外籍男士出现在天安门的事被广泛报道。她过去的情事也又一次成为人们的话题。

通常明星们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情人作出亲昵的举动,除非是有意制造“星”闻,而通常有意制造“星”闻者,名气都不如对方,要借对方的名气出一下风头。巩俐却在天安门同一位人们认不出是谁的老外“相互揽腰搂背”,甚至在被人说了:“看,巩俐!怎么和老外抱在一起?”她还“装作没听见,依然故我”。以巩俐有夫之妇的身份和她几乎是全球华人第一女星的地位,她的作为似乎在舆论上捞不到什么好处。难怪会引来人们“诧异的目光”。

巩俐为什么要这样做? Continue reading “巩俐风流碍了谁?”

爱由性生

从繁衍后代的角度可以说明人的动物的性,也即人们愿意置身险境,甚至不惜赌上性命及饭碗,去追逐男欢女爱的事的原始动力。就进化的意义来说,这种浪漫的傻事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在精子或卵子细胞核中的遗传基因,在历经世代之后仍会存活下去;相反的,男男女女的肉身,却终会归于尘土。因此,身体只是缘起缘灭的表象,基因才是生命永恒的本质。这可以解释:何以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总是盲目而疯狂。男人迷恋年轻性感的女人,女人追逐威武显赫的男人,这全是因为他们想要献出自己的生殖细胞,把基因传到下一代,以完成超越个人自身的使命。 Continue reading “爱由性生”

性压抑拔高了爱情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明社会,都出现过对性的极度压抑时期。人们曾经认为性是罪恶的、肮脏的。在西方发展到极端的时候,性活动只有在婚姻之内,并且直接与生殖有关才是正常的。在中国,更有“万恶淫为首”这一说。

性是罪恶的,不仅仅压抑了人的性欲,还将这被压抑的能量推向另一个极端:中世纪的浪漫的爱。 Continue reading “性压抑拔高了爱情”

婚姻革命-罗素

来源:《婚姻革命》(Marital Revolution),1949 作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

早在194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o)就说过:

“爱会发展,只要它是自由和自发的;如果认为爱是一种责任,它就会被消灭。如果有人说,爱某某人是你的责任,这无疑会使你去恨他或她。”

言不由衷的谭咏麟

谭咏麟在公开承认自由有两个老婆后,说“有两个老婆一点都不好,她们承受太多的委屈,希望大家不要学我。”

“一点都不好”,还保持了这么久的关系,是不是言不由衷呢?

谭咏麟的另外一段话,可能更接近事实:“…这十几年来我得到无比关怀和照顾,亦得到许多的体谅和包容,其实她们真的有许多委屈,甚至我也是觉得很辛苦。这种混乱关系,希望大家不要学,也不是每个人能学到的。”

看来谭咏麟实际上还是蛮享受这种关系的,只是“也是觉得很辛苦”。 Continue reading “言不由衷的谭咏麟”

女人的梦想

“找到白马王子了吗?”女人的幸福似乎和“白马王子”密切相关。

从童年起,“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这些童话故事,就在一个小女孩的心里早早地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个女该在还不懂事之前便期盼着有一天遇见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并同他结婚,虽然她完全不了解性,更不明白结婚的根本意义和原因。这梦想在一个小女孩的心里培育了几十年,最终确确实实成了许多女人的梦想。这个梦想从遇到白马王子开始,到穿上婚纱同梦中情人结婚为止。至于婚后的生活怎样,则不是梦想的主题,顶多如所有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样,一句“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涵盖了婚后几十年的内容。 Continue reading “女人的梦想”

可信赖的伙伴,稳定的家

有位读者,caroline,在她的留言中提到:“…天天守着不同的人也有直接恶果--你无法建立足够的信任,以对抗生老病死。人是脆弱的,仅有自由不足以支撑起一生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你必须与他人结盟才能渡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而这个“盟”必须具有稳定性。所以说到底,婚姻是种利益的结合。人类之所以到现在还拥护它,是因为这一制度还能为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自由,就不要在生病时报怨没人看护,没人心疼﹔也不要为独自供房而伤脑筋。这是你必须付的代价。”

Caroline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 Continue reading “可信赖的伙伴,稳定的家”

第三次单身潮来临

来源:北京晨报

目前,单身职业女性的比例升高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关注一下单身职业女性这个群体。对她们来说,单身是洒脱还是无奈?是清醒还是迷茫?近日,北京晨报与新浪联合调查了适婚单身职业女性的生活状态,共同解读当代职业女性的单身困境。(单身是困境吗?-席拉维) Continue reading “第三次单身潮来临”

婚姻的反面声音

虽然大家都认为“结婚是终身大事”,但人们很少去想:“我为什么要结婚?”“我适合结婚吗?”“我俩虽然很相爱,但我们适合结婚吗?”“婚姻对我,对他(她),对我俩意味着什么呢?”“婚姻对我或者对我俩的关系究竟是有利呢,还是不利?”“我一定要结婚吗?”“我的性爱生活最终一定要走向婚姻这种形式吗?”“除了婚姻外,有没有其它的形式呢?”“同居是否更这适合我俩呢?”“我不喜欢同别人住在一起,即使是我的性伴侣,我应该保持单身吗?”“我不认为爱情能够天长地久,也许我需要经常更换性伴侣?”“我的父母在婚姻中吵吵闹闹了一辈子,难道我也要象他们一样?!”“社会发展这么快,婚姻会不会已经过时了?”人们从一开始就认定,婚姻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而且就是目前这一种模式。 Continue reading “婚姻的反面声音”

非洲女性割礼传统的对与错

2003年12月,肯尼亚西部一个村庄有23名姑娘为了逃避割礼冒险逃亡,“踏上了逃向自由的征程”。媒体报道说,历经种种艰险之后,她们终于逃到西部一座城市的教堂,在那里受到庇护。她们此举实际是向一个有着四千多年悠久、强大的传统挑战,因为女性割礼(阴蒂切除)是非洲不少国家盛行已四千多年的习俗。 Continue reading “非洲女性割礼传统的对与错”

对与错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道德与习俗的束缚。大家以道德、习俗作为行事对与错的标准。

很多时候,我们心存疑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而那样做就是错的。在专制社会,忠于领袖是对的,全民都要效忠领袖;在民主社会,忠于领袖是错的,因为人民才是主人。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英国人并没有对战时首相丘吉尔感恩戴德,而是让他下台。在人类群婚制时期,守着自己的老婆,不让别人染指,是错的;在专偶婚制时期,这样做就是对的。在太平洋岛屿基里维纳,卡图马族女人”特准”可以强暴男人。 Continue reading “对与错”

丹麦试验

对于信奉禁欲的人们,或者极力要同动物拉开距离的人们来说,色情品的生产,传播以及欣赏,当然是罪不可赦的,这类东西一旦散布到社会上,整个社会只怕是要崩溃,末日也就来临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依然禁止色情品。在这些国家扫黄一再地进行,一再地有所斩获,但始终不能根除色情品。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色情品究竟有什么不好呢?发生在丹麦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 Continue reading “丹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