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要绝对的自由吗

失忆的女人 问:

请教席拉维:我结婚2年,但我和我老公交往了14年。以前我们很开心,但现在我们都很迷茫。

他每天上午出门,夜晚3点才肯回家,要么就不回家。出门后从不给我一个电话,除非有什么事情。夜晚我都要打给他叫他回家他才回,不打电话很难自己主动回家。我们为这事争,吵,沟通,甚至大打出手过无数次。现在还是如此。我累了,烦了,倦了。

现在我对他总是冷言冷语,面对他我很难开心起来。他也知道我烦什么,但他就是那么晚回,而且有很多理由。他对我说我要还是这么冷,他也不愿在做什么。他有时逗我笑,但我直感觉我的嘴角好重,就是扬不起来。还有一次他愤怒得居然对我拳头相象~~~~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怎样走下去? Continue reading “婚姻是要绝对的自由吗”

人性之疑惑

Passion 问:

您好!

我是一名36岁的已婚男人,有着可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性生活也和谐。可是,作为男人,总想在性方面寻求更多的刺激,对夫妻交友,群交等等也有跃跃欲试的兴趣,但是很担心,一旦走出这一步,会对我们的婚姻和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心理一直都没有把握。看到别的漂亮女人,也很想和她上床,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办? Continue reading “人性之疑惑”

撕裂的婚姻――《革命之路》观感

来源:猫思猫想

在看《革命之路》前,估计被片名误导的人不只我一个,我以为当年在那艘大船上上演旷世之恋的小青年,下船后又跑到啥比如墨西哥、南美之类的地方,在炮火连天的背景下继续旷世。结果,片子的剧情很不旷世,很平凡,很生活,很伤感,很绝望,一部讲述婚姻的电影,一部让未婚男女看过之后肯定不会激动的想去登记的电影,山姆门德斯这坏种将婚姻撕碎了给我们看。 Continue reading “撕裂的婚姻――《革命之路》观感”

近八成婚姻处于“鸡肋”状态

在昨天举行的“妇女与发展”第二届沪台民间交流论坛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玉英表示,拟与本市个大婚庆公司合作在新人中推行婚姻“质检”,让更多的新人或已婚者定期为婚姻“搭脉”,及时“治疗”

根据上海社科院家庭问题专家调查统计,高质量婚姻甜蜜的夫妻只占3%,处于离婚边缘的超过22%,剩下的近八成人的婚姻处于“鸡肋”状态。 Continue reading “近八成婚姻处于“鸡肋”状态”

后备老公

在“剩女”之后,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后备老公”。“后备老公”顾名思义,就是“剩女”们和准“剩女”们在找到正式老公之前,先找个后备的,免得成了一辈子的“剩女”。

对于一个头脑清醒的女人来说,要找到一个终身厮守的结婚对象,难于上青天,因为这个男人起码要符合以下条件: Continue reading “后备老公”

拯救婚姻=Mission Impossible

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己需求认识的提高,对性生活和爱情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美国的一位心理医生和婚姻咨询专家,维拉德.哈雷博士,经过对婚姻问题多年的研究提出,人们期望婚姻配偶能满足他(她)的十大需求:

崇拜(admiration)、热爱(affection)、交谈(conversation)、家庭事务支持(domestic support)、对家庭的完全投入(family commitment)、财务支持(financial support)、诚实与坦率(honest and openness)、娱乐陪伴(recreational companionship)、 身体吸引(physical attraction)以及满足性欲(sexual fulfillment)。(见维拉德•哈雷(Willard F. Harley, Jr ) 的《他的需求 她的需求》(“He Needs Her Needs”))

这里,前三项同爱情直接相关,后两项同性直接相关,也间接同爱情相关。这个发现表明现代人在对婚姻的期望中,性和爱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哈雷博士将他的发现作为他的书《他的需求,她的需求》的中心内容,为的是帮助人们,拯救婚姻。他的书于1986年首次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成为畅销书,并被译为德文、法文、荷兰文和中文。然而在过去18年里这几个国家的离婚率都一直在上升。美国的已婚家庭比例从1950年代的80%下降到现在的50.7%。哈雷博士成功地买出了他的书,但他,或者他的书却没有成功地拯救婚姻。 Continue reading “拯救婚姻=Mission Impossible”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现代大多数人人认为,有了爱情,结婚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不结婚的话,反过来表明爱得还不够深,有所保留。爱情和婚姻似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成了男女关系的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听到的是爱情和婚姻的赞歌,“婚姻是爱情的结晶”,“让相爱的两个人永远结合在一起”……。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从我们的孩提时代就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而这个故事的最后大结局——结婚盛典,当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现代社会,大多数的人按照这样一个模式生活:有了爱情就结婚,并尽量维持这个婚姻;如果婚姻中爱情消失了,就离婚;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美国统计局1996年的数字分析报告表明: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会在一生中结一次婚。尽管当年的离婚率已是49%。人们带着宗教的虔诚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必然归宿。

可惜的是,人人都相信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理。 Continue reading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革命-罗素

来源:《婚姻革命》(Marital Revolution),1949 作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

早在194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o)就说过:

“爱会发展,只要它是自由和自发的;如果认为爱是一种责任,它就会被消灭。如果有人说,爱某某人是你的责任,这无疑会使你去恨他或她。”

伟大的宗教-雪莱

我从没有和那伟大的宗教发生过关系,
因为按照那伟大的宗教的伟大的教义,
谁都只能从那人群中选出一男或一女,
不论其余的是何等的聪明何等的美丽,
我们却只能从惨淡记忆中把他们忘记,
啊,这就是当今所具有的道德和法律。
在这条路上行走着可怜而疲倦的奴隶,
唉,他们终于来到坟墓似的家庭那里,
这家庭从来立足于这世界的大道上面,
带上被束缚的朋友或许是吃醋的劲敌,
从此踏上那漫漫的旅途既遥远又迷离。

婚姻是精神和肉体的牢笼

我们已经讨论了婚姻契约四大条款实质上就是四大陷阱的原由。婚姻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这四大陷阱,及其派生出来的诸多更为具体的内容。从我们对于四大陷阱(见婚姻陷阱系列文章)的描述可以看到,这些陷阱将两个本来独立、自由的人收到一个笼子里,使婚姻的双方感到缚手缚脚,成为戴上锁链、关在牢笼里的奴隶。 Continue reading “婚姻是精神和肉体的牢笼”

婚姻好比鸟笼-蒙田.M.D

Mariage may be compared to a cage:the birds outside deapair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despair to get out. (Michel de Montaigne, French thinker and ssayist)

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蒙田.M.D.)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五)

热恋着的情人希望每天都见,时时在一起。其实这种愿望的产生,正是因为他们独立分开居住。一旦他们住在一起一段时间,这种热切的愿望就消失了。婚姻不但使夫妻天天生活在一起,还坚持要两个人一起行动,一起度过业余时间,一起参加活动。 Continue reading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五)”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四)

相爱的男女想天天在一起,本是极其自然的事情。爱到情深处,两人自觉亲密无间,恨不能成为一体。长期共同生活正是双方的心意。

然而,真的生活到了一起,才意识到两个人终究是独立的两个人。两个人不可能分享所有的事情;有些事情也并不想,或不便同对方分享。“亲密无间”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却很难做到。这时候的两个人,倒觉得需要个人的一点隐私。 Continue reading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四)”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三)

一旦结了婚,男女双方就组成了一个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首先是个经济共同体。一对夫妻既是这个共同体的股东,也是它的雇员。简单的说,它是一家夫妻老婆店。除了那些特别富有的男女,一般的夫妻凡事总把共同体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Continue reading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三)”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二)

长期的婚姻生活不但造成审美疲劳,而且将各自丑陋的一面暴露给对方。

恋爱中的人总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给对方看。即便是两人一起旅行,住在一起,也都会临时收敛起各自的陋习,掩盖住自己丑陋的一面,尽量表现好的一面,享受难得的一段甜蜜时光。

一旦结婚,情势便完全不同。一来,既然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你便要接受我的全部,包括我丑陋的一面;你已是煮熟了的鸭子,飞不走了。二来,长期共同生活本身,也使任何掩盖住丑陋一面的尝试成为不可能。 Continue reading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二)”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一)

我第一次进入九寨沟的时候,我完完全全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那真是人间仙境!可惜,我那次参加了旅行团。我们只能在沟里玩一天。到了黄昏的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向沟口走去,不断地回头。

终于有人提议说,再回头去“五花海”照几张相。我毫不犹豫地回头就走。有好几个人也和我一样,脚下也快了好多,似乎不曾走了一天的路。

美,我们未曾见过的美,令我们迷恋,令我们忘却了尘世。我们赞叹、感慨,不停地按动手中的相机,忘记了自己。 Continue reading “婚姻陷阱-长期共同生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