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人想法及行为剖析

生活中,人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男人喜欢独占电视遥控器不断变换频道,而女人不介意观看哪个频道;压力之下,男人喝酒做糊涂事,而女人则吃巧克力或逛商店。
女人批评男人不敏感,不体贴,不爱说话,很少表达爱意;而男人批评女人不会看路标,废话连篇 …… 男人认为男人是最理智的,而女人认为女人才是。
为什么男人与女人的思维方式如此不同?澳大利亚研究身体语言和行为学的专家皮斯夫妇在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后认为,男女头脑的差异决定了男女之间的行为能力、生活方式和两性交往等方面的差异。 继续阅读“男人、女人想法及行为剖析”

自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调查显示:单身潮,女人是主力军

作者:吴 惟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2006年9月1日,中国首发《女性生活蓝皮书》,未婚女性被曝幸福感指数相当高;
半个月前,“广东省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宣布,广东进入第四次单身潮;
在最近公布的一组人口普查数据中,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突破百万。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有关“单身”的报道层出不穷。就在记者为这一话题感到兴奋时,本报驻外记者相继从美国、法国、日本和香港发来相关报道,其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与其说是一个“单身潮”汹涌的时代来临了,不如说是“单身女性潮”开始涌动了。从被动单身到主动选择单身,女性成了“主力军”。 继续阅读“自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调查显示:单身潮,女人是主力军”

上海女孩择偶条件:“老九加大款”

来源:大洋网
到了公元两千年,上海女孩择偶条件要求不低,既要有“才”,又要有“财”,所以现在上海女孩的Mr.Right,就是“老九加大款”,也就是要求对象具备一定的学历,又要很富有。
上海女孩的择偶对象,随时代不同大异其趣。五十年代嫁工人,因为收入稳定、六十年代选农民,“根正苗红”成分好、七十年代是军人,部队保障多,八十年代嫁文凭,改革开放“老九”受欢迎,九十年代嫁“大款”,吃香喝辣没问题。 继续阅读“上海女孩择偶条件:“老九加大款””

当性成为一种内驱力 揭秘换妻俱乐部

来源:时代信报
他们在社会规则的夹缝中游走:白天是公务员、企业白领、国企干部,晚上则热衷于一种叫做“交换温柔”的派对,圈外人和媒体将其称为“换妻俱乐部”。
交换常常以爱情的名义进行,但有时候“交换”也会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沦落”。在得不到预期快乐的时候,它会让参与的双方感到巨大的哀伤和沮丧。
这种中产阶级的内在的精神危机肯定暗含了某些社会问题——他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继续阅读“当性成为一种内驱力 揭秘换妻俱乐部”

数十年如一“日”

      数十年如一“日”——人生如做爱啊。  古人遣词造句绝对有他的道理。在我们年少时,总是会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幻想和期待,觉得人生多么美好,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当企业家……人人都有过吧,这是ML前的绯色幻想。
  幻想完了是前戏,于是,我们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啊充电啊,“以爱好为事业,以事业为爱好”,当自己觉得一切准备好了,开始长驱直入。
  踏入社会,工作了,现实了,才发现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些复杂事情也不那么复杂。为了吃喝拉撒,必须像狗一样地讨生活。ML也一样,简单的活塞运动,却要用无限的精力去付出。人生要多彩,就要体验不同的经历;ML要情趣,就要更换不同的体位。
  但生活也不会总一帆风顺的。阳痿啊,早泄啊,性无能啊,什么不希望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只能强打精神,也许,过去了就好了。当然,如果过不去,那……
  终于,死命的拼搏,不懈的努力,有了回报,成功了!高潮了!要来了!人生终于有了意义!奋斗一生,不就等这个时刻么……
  高潮过后是什么?再来一次?还是就此结束,洗洗睡了?
  回首人生数十年,所经过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也就如一“日”,而已。

法国人婚姻越来越“短命”

尽管人们现在婚前往往就已经同居多年,但统计显示,法国人的婚姻越来越短命,结婚不到两年就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短命的婚姻,甚至闪电式结婚又离婚的现象,在法国大有上升的势头。据统计,1991年到2001年的十年间,婚姻维持不到3年的离婚数字上升了45%,占到了2001年结婚夫妇的10.5%。 继续阅读“法国人婚姻越来越“短命””

男子与母亲裸睡10多年

父亲早早地离开了,小新(化名)和妈妈相依为命,10多年间,他慢慢地成为“父亲”,与妈妈裸睡,并且发生了关系!
近日,一会儿被乱伦压得喘不过气来、一会儿却又十分依恋妈妈身体的小新终于承受不了压力,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专家说,孩子心灵很早就错位了。
一个多小时里,他老是叹气
国家心理咨询师陈思桥告诉记者,第一次咨询时,小新吞吞吐吐,思维混乱:“你们有没有咨询性变态的?我的问题很严重,不知你们能不能治得好?太难受,我天天做恶梦,睡着了老是惊醒过来。我没有钱,像我这样一般得咨询多少次……” 继续阅读“男子与母亲裸睡10多年”

日本之行,感受和想到的……

作者:云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侯合心

编者按:自“日本人真的性变态吗?”一文发表以来,有许多读者怀着民族主义的情绪大骂日本人和作者,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人的文明程度。一个民族要进步,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家,而是应客观地面对事实,多找自己的短处,多学别人的长处。

一、出行日本
2006年7月24日下午3点,我搭乘的国航CA956航班稳稳地降落在离东京约四十公里的成田机场。下午入境的人很多,在将近五圈环形隔离绳里站满了刚下飞机的乘客。无聊等候之际,便打量入境的环境,发现在环形隔离绳的每一个转弯处都立有一块白色标牌,上面标明了旅客在每一个环形圈内等候的最长时间,也即是入境检查处向旅客承诺的最大等候时间,简单地加总计算了一下,一共是45分钟。不过,入境处为了能确保其承诺能兑现,专门派了一个工作人员在旅客队伍里忙前忙后,耐心地解决来自不同国家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们一行19人走出机场,日本帝京大学(Teikyo University)已有两位老师举着醒目的牌子在大厅里等候。原以为下了飞机便可以上车去住地,但两位接站的教师告知我们说,因为国内有12所大学分乘不同航班,并且都在这一天达到,所以,需要等齐不同航班后才能发车去学校给我们安排的住所,先期达到的学员只好在机场外的候车道旁等候。直至三个小时后,50名来自国内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教师才终于聚齐。
当接站的两辆中型巴士行走在横跨于美丽东京湾的彩虹桥(the Rainbow Bridge)时,一半深红色的太阳已经隐掩在大海里。不少的教师拿出随身相机来,借着仅有的晚霞,隔着车窗抓下拍东京海湾的美丽景色。
车上的人们争相赞叹着东京湾的美丽。“……东京湾?著名的‘东京湾事件’发生在这里?”。我暗暗地问自己,并在脑子里快速搜索,但一时间竞找不到答案。 继续阅读“日本之行,感受和想到的……”

爱情在婚内分居中破碎

来源: 都市女报网络版
婚龄两年 共同生活民牵绊
几年前听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时,我总是摇头抗议。朝朝暮暮同餐共宿,相依相守互相帮助,做彼此身边最亲近的伴侣,婚姻应该是相爱的人真正幸福的起点才对啊。所以两年前为了给自己的爱情找个归宿,我毅然走进婚姻,跟着高强来到这个对自己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
可不过是短短两年,却觉得那种说法真的是很有道理的。我和高强原本都属于那种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现代人,有各自的事业和爱好,有各自的朋友圈,有几年独立生活的经验,有足够的能力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结婚后,两人也有过一段甜蜜得透不过气的日子,恨不得成为对方身上的某个部件,整日腻味在一起才好,更不用说出门亲吻进门拥抱之类的平常事。可好花总是不常开,到底是两个已经习惯了独立生活的人,也不知道从哪天起,竟然开始越来越觉得共同的生活成了一种牵绊。比如结婚后两个人在一起明显不如一个人的时候时间自由和充裕。那时,高强下班后喜欢和朋友们到酒吧坐坐,天南地北地胡侃一通;或者就一个人在家里对着电脑写写总结或者策划书之类。面对这样一个四肢不勤的懒散家伙,自己好像已经埋没在了无边无际的琐碎家务中;白天忙工作和家务,晚上还要照顾别人的情绪和作息时间,一直喜欢的文字也耽误了很多。 还有整天在一起,以前没露出尾巴的一切缺点都禁不住天长日久,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互相挑剔似乎也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我讨厌高强每次出门时总是衣冠楚楚的像个一丝不苟的成功男人,可进了家门,眨眼就变成个邋遢不堪的孩子:汗渍渍的衬衫随手往沙发一扔,看后的报纸满地都是,如果伸手够不到烟灰缸,就直接将烟灰弹在干净的玻璃茶几上……高强也指责我,原来那么一个温顺恬静的女子怎么变得如此唠叨,如此琐碎不堪?难道家里的整齐比爱人的舒适和随意更重要不成? 继续阅读“爱情在婚内分居中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