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调查显示:单身潮,女人是主力军

作者:吴 惟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2006年9月1日,中国首发《女性生活蓝皮书》,未婚女性被曝幸福感指数相当高;
半个月前,“广东省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宣布,广东进入第四次单身潮;
在最近公布的一组人口普查数据中,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突破百万。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有关“单身”的报道层出不穷。就在记者为这一话题感到兴奋时,本报驻外记者相继从美国、法国、日本和香港发来相关报道,其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与其说是一个“单身潮”汹涌的时代来临了,不如说是“单身女性潮”开始涌动了。从被动单身到主动选择单身,女性成了“主力军”。
美国 女性对自己期望过高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徐红:8月底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年度抽查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15―44岁单身男性与单身女性比例平均为113.15∶100,女性增长势头渐猛。在美国国家房地产代理协会的最新统计中,每5所房子中就有一所为单身女性拥有。
面对女性单身潮,以表现独立、自主的美国女性婚恋观为主题的《欲望都市》剧作者坎迪斯·布什奈尔说:“我们之所以单身,是因为我们想这样。”不过社会学家认为,这种完全独立选择的看法,只能代表一部分美国女性。
他们认为,很多美国女性对自己期许过高,凡事不愿将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越来越挑剔,不得不渐渐适应单身。
畅销书作家麦可·古里安坚决反对女性单身潮。他在自己的畅销书《女孩的神奇――发掘女儿的天性》中主张,父母不要过于鼓励女孩的野心,以免导致未来的单身不快。
法国 年龄越大越怕恋爱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唐惠颖:来自欧洲最大的“红娘网”与IFOP市场研究公司共同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法国目前约有250万单身成年人,女性占了一半,其中72%生活在大中城市,大多年龄在30岁以上,52%的人单身时间超过3年。她们有三大特征:
一、注重生活品质,把外表修饰和控制体重看得非常重。
二、年龄越大越怕见人。在18―24岁的单身年轻女性中,25%能被说服去跟异性见面;随着年龄的增长,71%的人会选择周末待在家里或跟朋友在一起;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只有13%有勇气跟男性约会。
三、面对单身,内心复杂。59%的人认为“自己会长期保持单身,而且会活得很满足”,但36%的人意识到“自己很孤独”。40%的人虽然单身,但不拒绝健康的性生活。
专家们担心,这种被动适应,可能影响法国女性择偶时的判断力。他们再三告诫女性:单身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必然,一旦有爱的信号,一定要及时接收!
日本 女性角色正在改变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杜海玲:最近,一本介绍日本单身女性生活的新书――《失败的狗的嚎叫》在日本社会引起强烈反响。37岁的作者酒井顺子就是一位潇洒的“单身贵族”。她表示,婚姻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单身女性也有很多优势。“有工作和独立生活能力的现代日本女性不想为满脑子旧观念的日本男人洗衣做饭一辈子。”
据日本政府的最新统计,目前日本的单身比例已高居发达国家前列。仅2003年25岁以上女性未婚比例就已高达54%。东京庆应大学经济学家神原英介认为:“日本妇女正在转变角色,从生活的边缘走向中心”。适度拥有这种观念,能帮传统女性摆正婚姻在人生中的位置。
中国香港 渴望摆脱单身
本报驻香港特派记者刘韬:香港男女比例为0.92∶1,“女多男少”的社会现实,自然地制造了众多单身女性。根据特区政府公布的数字,在香港15岁以上人口中,单身女性超过134万,大约占女性总人口的43%。
在单身一族中,高学历、高收入是最突出的特点。优裕的生活令婚姻的“保障功能”大降,也让女性的择偶标准大大提高。她们性格硬朗,不愿意“嫁汉吃饭”。
不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女性一方面在享受单身,另一方面却渴望能尽快摆脱单身。很多人都说:“单身能让我随心所欲,但如果能碰到合适的另一半,我会毫不犹豫投入家庭生活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