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不是伤害

作者:周华山 来源:《无父无夫的国度》

编者按:相比之下,所谓文明社会的男女十分可怜。“文明”令我们迷失。

摩梭在两性感情上崇尚独立人格,男人不会认为自己占有女伴,女子也不会认为自己属于男人,彼此关心不上锁,连成一起有自我。即使伴侣恩爱缠绵,所依赖的也只是各自的母系家庭而非“妻子”或“丈夫”;因此,爱情转谈时,没有勉强挽留的需要,更不会死缠烂打。感情的纯度高,一般不会因为面子、经济或其他现实考虑而勉强维系。走婚制的特点是必须渴望相聚,并主动“走”过去,才能一起;不像结婚般,即使心情恶劣、双方争吵或想独处时,仍是要住在一起同床共枕。难怪许多摩梭人自豪地指出走婚的感情浓度与真挚,犹胜已婚夫妻。而且,爱情只被视为精彩人生的一小部分,母系家屋才是真正的感情大后方,没有“浪漫恋爱神话”,不会认为人生必须找一个满足自己感情、思维与生活等一切需要的爱人。爱情不会负荷过重,难怪摩梭老人一致表示从没发生情杀或为情自杀的事。爱情既不是生命的中心,分手也不会被视作生命意义与幸福的否定,更多是坦然轻省地接纳。 继续阅读“分手不是伤害”

没有性压抑与性否定

作者:周华山 来源:《无父无夫的国度》

编者按:男女之间不就应该这样吗?

传统摩梭生活近山水草木大自然,思维行云流水顺性而行,没有犹太、基督教对性快感的罪咎或打压,不认为性必须为了生育才可进行,也没有汉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教条,对性事基本上是自然而然随遇而安。里格村的拉克甲阿玛(现已过世)便是经典范例。甲阿玛的母亲生了九个儿子,整家愁烦深惧后继无人,最后才生了甲阿玛这个唯一的女儿,举家欣喜若狂。甲阿玛十五岁开始走婚时,母亲跟她说:
“女儿,交情人是光彩的事,不要偷偷摸摸,也不必害怕,应大方坦然。”可惜交往才十来天,此男子便要求结婚,甲阿玛非常失望,坦言根本不可能,母亲必定把他轰走,因为她是九个哥哥后千辛万苦才得来的独女。甲阿玛先后与多位情郎走婚,与其中三位生了十个孩子,令拉克家后继有人。 继续阅读“没有性压抑与性否定”

上海女孩择偶条件:“老九加大款”

来源:大洋网
到了公元两千年,上海女孩择偶条件要求不低,既要有“才”,又要有“财”,所以现在上海女孩的Mr.Right,就是“老九加大款”,也就是要求对象具备一定的学历,又要很富有。
上海女孩的择偶对象,随时代不同大异其趣。五十年代嫁工人,因为收入稳定、六十年代选农民,“根正苗红”成分好、七十年代是军人,部队保障多,八十年代嫁文凭,改革开放“老九”受欢迎,九十年代嫁“大款”,吃香喝辣没问题。 继续阅读“上海女孩择偶条件:“老九加大款””

视“处女”、“吃亏”、“寡妇”为荒唐

作者:周华山 来源:《无父无夫的国度》

编者按:婚姻制度决定了观念。

摩梭语言里没有处女、贞节、处女膜、失贞、寡妇等概念。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的身体与所谓贞操,就不是从属男人的财产象征,更不会双重标准地建构“男人可以四处留情,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父权道统。在摩梭文化里,女人的男伴、丈夫、父亲。舅舅以至兄弟,皆无权于预她的感情事。女人感情、财产及对男人没有弱者意识或依赖感。
笔者在永宁摩梭听过关于“处女”的最精彩发言,来自男人。咏米达史(66岁)就表示:“选伴侣最重要是人品,是否善良、勤奋、为家人着想,最怕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以及随便乱走婚的人。至于是不是处女,有什么相干呢?”阿娜窝阿纳(61岁)更强烈反对“处女”这个观点:“摩梭没有处女这个观念,你解释了半天我也是不太理解,看人不应这样看,我们应该尊重妇女,不尊重妇女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亲。”丹曹捷(41岁)有一位非常稳定、恩爱的伴侣,三个孩子皆住在伴侣家,大儿子是女伴与前任男伴所生。当问及曾否“介意”伴侣并非“处女”时,他说: 继续阅读“视“处女”、“吃亏”、“寡妇”为荒唐”

“未婚妈妈”和“私生子”

作者:周华山 来源:《无父无夫的国度》

编者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代人的一夫一妻制前提下的情欲生活,无论被歌颂成如何幸福美妙,都逃不脱经济利益和被占有的泥潭。摩梭人的走婚,使摩梭男女享有自由自在、没有经济利益,没有相互占有的情欲关系。相比之下,一夫一妻制下的东西方社会的人们虽然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的情欲生活却很可怜。
建议大家都去读一下《无父无夫的国度》,我们可以从摩梭人的生活中获得启发。

在主流社会里,“未婚妈妈”与“私生子”是妇女的梦魔,是对父权资产逻辑(即男人透过婚姻来拥有孩子及财产)的颠覆与挑战,故此会被父权社会打压为“淫乱”、“不道德”、“坏女人”。女性被认为是属于父系家族,贞操就代表着女性的价值。但凡两性有性接触都会被视作女性吃亏,因为“失去”最宝贵的“贞操”,换来是父系家庭的占有与保护,代价却是失掉女性自身的独立自主权,性方面更必须严守妇德。摩梭妇女终生与母亲及自己的孩子同住,孩子不属于父亲或父系家族,故根本不存在“私生子”或“未婚妈妈”。母系家屋体制今男女间的性接触完全离开(男)占有与(女)吃亏的赚赔逻辑,女性怀孕生育总是母系家屋受惠,男方不赚也不亏。性论述完全是双方自愿的分享交流,绝非胜负成败的竞争、占有与排斥。摩梭男人讲述感情事,态度总是平和坦诚地诉说,没有炫耀对方的处女身份,也不会靠占有对方来肯定“男性雄风”,而即使女伴移情别恋,男人也处之泰然。

妹妹 我们这样做是在乱伦吗

来源:新浪社区

编者按:如果这故事是真的,真太可惜了。乱伦禁忌的更本原因是近亲生殖会更可能产生有遗传缺陷的后代。现在的人这么多,环境被破坏,气候转暖,为什么非要生孩子?如今不生孩子反而是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如果不生孩子,近亲又为什么不可以有性关系,不可以结婚?
如果我们每个人凡事问一连问五个为什么,来个刨根问底,就一定会少一点愚昧的事情,就不会有文化大革命,也不会有如今股市的疯狂。

看了不少兄妹相爱的帖子,让我一直很难受!虽然事情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我知道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我相信,妹妹也和我一样。
今天我终于决定说出这段秘密,我不匿名,反正你们也不认识我,但是我说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妹妹其实是我姑姑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妹。她只比我小几个月而已。但是由于我们两家关系特别好,我是家里独子,妹妹是姑姑家的独女。而我妈妈又特别想要个女儿,于是基本上我家把妹妹当成了家里的女儿,妹妹也经常来我家住。 继续阅读“妹妹 我们这样做是在乱伦吗”

性道德的颠覆

在远古时代,各民族普遍地崇拜生殖器,举行各种形式的男女春会(既狂欢乱交的聚会)。这在现代中国,这叫聚众淫乱,是犯罪行为,而在我们的祖先看来,这是正常的,不参加的人才不正常。古代的许多圣人的出身之所以被宣称是处女所生,或同神迹相关,就是因为搞不清父亲是谁。在那个时代,生殖行为事关部落的生存,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人口。任何形式的,可以增加人口的性行为都是道德的。

当人类有了私有财产概念,搞清楚孩子的父亲是谁就显得格外重要。不然,岂不要发生肥水流到他人田的情况?!所以不管是一夫多妻,或一夫一妻制社会,女人的贞操不但事关生死,还是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尺。任何婚外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传种接代、壮大家族人口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兴旺的必要条件。性行为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生殖。所以才会有基督教会竭力提倡的“传教士式”(见“万恶淫为首”)。

问题是到如今,地球已经不堪过多人口的重负,生态已被大规模地破坏。如果人类继续遵守“性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殖”这样的道德,地球就会变成地狱。只有转换性行为的主要目的,将其确定为“寻求快乐”,才符合人类的利益。

继续阅读“性道德的颠覆”

相思病、疑心病

有一位F先生写给我以下这封信,现征得他的同意,隐去地名将我们的交谈公布出来。

F先生给席拉维的信

席拉维:
你好!一直是“结婚为何”的读者,很高兴给你发邮件。
我是gay,网上认识了个男孩。一开始我在南方、他在北方。他很早辍学离开了家,在个ktv公司打着工,而我在悠闲的念书,其实日子过得都比较平静。他从视频里面看到我,很主动的和我通了电话。其实我们也没有太多共同话题,我只觉得他可爱、直爽、开朗,然后喜欢听到他的声音,对他很好奇,毕竟生活平淡。他也缺少人关心,喜欢让我问长问短的。后来他就变得很冲动也很认真,萌生了要到南方找我的念头。
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已经有个机会要到G市学习,并且我也告诉了他,劝他不要来了,缓缓再说。而且我这个人敏感多虑、不自信,怕他见到我会失望。但他执意要来,信誓旦旦的不考虑后果。就在这时,他们家遭受了悲惨的变故,急需钱,我就汇了一比给他,他也出去借了一屁股债。他甚至为此去卖身了,一次挣了500,整个人很可怜。这个时候我就感觉,他很脆弱,也被幻想和激情冲昏了头。可是那种感觉又很幸福,因为有个人总是说想见你,依附着你。所以我没有狠心拒绝他,但我从来没有催促他过来,一直都劝他缓缓,也告诉他来这边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工作、孤独等等。 继续阅读“相思病、疑心病”

开放式婚姻 – 婚姻的变通

一对一的性和爱的关系本身是十分美好的理想的关系。两个人出于自愿,全身心地、完全专一地爱对方,是理想而完美的爱情。问题在于,传统婚姻将互相占有、完全专一作为婚姻契约的基本原则,强制性地要求婚姻双方遵守,剥夺了双方性和爱的自由权利,使婚姻成为牢笼。要使婚姻双方的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必须首先破除这个基本原则。这样就有了开放式婚姻。
开放式婚姻就是在婚姻双方保持平等、自由、互信的基础上,摒弃传统专偶婚姻的四大条款。所谓开放,就是夫妻双方不独占对方,双方都是自由的、相对独立的,可以有另外的性伙伴。 继续阅读“开放式婚姻 – 婚姻的变通”

作茧自缚的人类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说一个为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人接受的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尽管前文已经陈述了许多事实来证实这一点。其实人类不光在婚姻制度上犯错误,还在其它许多方面犯错误。人类经常为了某种原因创造出某种事物,以适应当时人类的需要;反过来,人类反而被这个事物制约,那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事物早已过时了。人类作蚕自缚的事例很多,婚姻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比如说,宗教。自从有了人才有了神。与其说是神创造了人,不如说是人创造了神。人在愚昧阶段,因为无知才创造了神,来解释一切不能理解的现象。在我们已知的不同宗教的神中,有基督、释加牟尼、默罕莫德、太阳神、玉皇大帝等等。几乎每个社会都有他们自己的神,加起来可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神。这些神属于不同的系统,是互相排斥的。信基督的人认为释加牟尼,或者默罕莫德根本不存在,反之亦然。你不用是无神论者,都会推断出世界上大部分的神是假的,是人造出来的。然而,对于造出那个神的社会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神不仅是真实的,而且他们还要按着神的旨意行事。人们如以为神的旨意是“性是罪恶的”,便实行禁欲;人们如以为性欲是神赐给人的礼物,于是便允许多妻;人们如以为神不允许杀生,于是便只吃素;人们如以为为了某种神圣的目的杀人而可以进天堂,于是便毫不手软的杀人,甚至不惜同归于尽,以身成仁。 继续阅读“作茧自缚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