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告诉他的朋友这样一件事:
“昨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我妻子不认识的女人的电话,妻子对此疑心重重。今天吃早饭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澄清这件事。我问她:‘亲爱的,你是个女权主义者吗?’她说:‘我当然是。’‘你支持男女有同样的工作权利吗?’她说,‘是的,当然。’我问她:‘你相信女人有机会从事过去全由男人从事的工作吗?’她答,‘你知道我相信的。’这时,我说:‘那么,为什么你不相信我有一个叫玛丽·里普斯的股票掮客呢?’”
近亲结婚
巩俐风流碍了谁?
最近,巩俐与外籍男士出现在天安门的事被广泛报道。她过去的情事也又一次成为人们的话题。
通常明星们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情人作出亲昵的举动,除非是有意制造“星”闻,而通常有意制造“星”闻者,名气都不如对方,要借对方的名气出一下风头。巩俐却在天安门同一位人们认不出是谁的老外“相互揽腰搂背”,甚至在被人说了:“看,巩俐!怎么和老外抱在一起?”她还“装作没听见,依然故我”。以巩俐有夫之妇的身份和她几乎是全球华人第一女星的地位,她的作为似乎在舆论上捞不到什么好处。难怪会引来人们“诧异的目光”。
巩俐为什么要这样做?
爱由性生
从繁衍后代的角度可以说明人的动物的性,也即人们愿意置身险境,甚至不惜赌上性命及饭碗,去追逐男欢女爱的事的原始动力。就进化的意义来说,这种浪漫的傻事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在精子或卵子细胞核中的遗传基因,在历经世代之后仍会存活下去;相反的,男男女女的肉身,却终会归于尘土。因此,身体只是缘起缘灭的表象,基因才是生命永恒的本质。这可以解释:何以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总是盲目而疯狂。男人迷恋年轻性感的女人,女人追逐威武显赫的男人,这全是因为他们想要献出自己的生殖细胞,把基因传到下一代,以完成超越个人自身的使命。
性压抑拔高了爱情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明社会,都出现过对性的极度压抑时期。人们曾经认为性是罪恶的、肮脏的。在西方发展到极端的时候,性活动只有在婚姻之内,并且直接与生殖有关才是正常的。在中国,更有“万恶淫为首”这一说。
性是罪恶的,不仅仅压抑了人的性欲,还将这被压抑的能量推向另一个极端:中世纪的浪漫的爱。
给爱情上保险
言不由衷的谭咏麟
谭咏麟在公开承认自由有两个老婆后,说“有两个老婆一点都不好,她们承受太多的委屈,希望大家不要学我。”
“一点都不好”,还保持了这么久的关系,是不是言不由衷呢?
谭咏麟的另外一段话,可能更接近事实:“…这十几年来我得到无比关怀和照顾,亦得到许多的体谅和包容,其实她们真的有许多委屈,甚至我也是觉得很辛苦。这种混乱关系,希望大家不要学,也不是每个人能学到的。”
看来谭咏麟实际上还是蛮享受这种关系的,只是“也是觉得很辛苦”。
女人的梦想
“找到白马王子了吗?”女人的幸福似乎和“白马王子”密切相关。
从童年起,“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这些童话故事,就在一个小女孩的心里早早地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个女该在还不懂事之前便期盼着有一天遇见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并同他结婚,虽然她完全不了解性,更不明白结婚的根本意义和原因。这梦想在一个小女孩的心里培育了几十年,最终确确实实成了许多女人的梦想。这个梦想从遇到白马王子开始,到穿上婚纱同梦中情人结婚为止。至于婚后的生活怎样,则不是梦想的主题,顶多如所有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样,一句“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涵盖了婚后几十年的内容。
可信赖的伙伴,稳定的家
有位读者,caroline,在她的留言中提到:“…天天守着不同的人也有直接恶果--你无法建立足够的信任,以对抗生老病死。人是脆弱的,仅有自由不足以支撑起一生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你必须与他人结盟才能渡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而这个“盟”必须具有稳定性。所以说到底,婚姻是种利益的结合。人类之所以到现在还拥护它,是因为这一制度还能为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自由,就不要在生病时报怨没人看护,没人心疼﹔也不要为独自供房而伤脑筋。这是你必须付的代价。”
Caroline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
第三次单身潮来临
来源:北京晨报
目前,单身职业女性的比例升高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关注一下单身职业女性这个群体。对她们来说,单身是洒脱还是无奈?是清醒还是迷茫?近日,北京晨报与新浪联合调查了适婚单身职业女性的生活状态,共同解读当代职业女性的单身困境。(单身是困境吗?-席拉维) 继续阅读“第三次单身潮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