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五岳散人/ 卢安克,希望你还在中国

经济观察网 五岳散人/文 卢安克是个德国人,岁数不大,卢安克是他的中国名。他来到我们这里是做支教工作的,而且是免费支教,他没钱,不是大款,每年在他支教的山村里生活也是需要钱的,他的钱是德国的父母所资助,每年大概有三四千元——人民币。就这些还有时候要分些出去给那些孩子。在中国稍微大一些的城市或者村镇,这点钱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一个从发达国家来的年轻人做到了。
前段时间,卢安克的博客被他自己关闭了。原因是他本人接到某些机构发来的警告,警告他不要太关注留守儿童之类的事件,否则的话,作为一个没有教书资格的外国人,随时可能被驱逐。为了不给自己的支教找太多麻烦,他关闭了自己的博客。
关于这件事可能有很多的说法,其中一种是针对某些机构的。大意是说,大概我们这里的事情应该是自己来管,外国人看到并且说出来,就算是揭了疮疤。疮疤这东西其实一直都在,但去揭开的那只手必须是自己的手。当然,管住了自己人的手,疮疤也可能就不存在了,至少不会觉得过于疼痛,只会往里面烂掉——但,那毕竟是自己的事,是不由得别人来干涉的。
这是一种我们可以理解的状态,因为已经有太多的实例可以证明,这确实是一种祖传的秘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却是起到了作用。但从这样的角度来评论此事,是我不屑为的,倒不是角度不好,而是觉得这未免只有刻薄与批评,未必能够说清楚真正的问题。
我想说说什么是希望、善良与正义。卢安克写过一本书,说的是自己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他觉得生活不是那种应该被动接受的东西,而是应该主动去争取一些什么,有些东西是美好的、善良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所以应该去争取。最绝望的生活不在没有物质以及钱当中,而是在没有希望的生活里。
从这种观念里能够诞生出善良,而善良使得正义更有力量。这是一个链条上所有的环节,从希望出发到善良、正义,这让他在没人有疑问的支教事业当中,还关注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我觉得这就像是韩寒以及陈丹青他们这些人,都是在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当中发现了善良与正义对于自己的追寻是如何有意义,从而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域里跨界发言。
而无论是作为一个支教者还是一个艺术家来说,理念这东西都是一以贯穿的。当年能够支撑他们去那件事的动力,也就是今天促使他们做这件事的原因。如果没有这种价值观的一致,当年也就不能有这样的成绩。
我想,卢安克这样的人哪怕是关了博客,他的关注也终将走向更宽阔的领域,很难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一个可以忍受那种支教生活的人,善良与正义都是裸体的,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装饰自己,卢安克的生活状态可以让他做到这一点。“人若无求品自高”,这个求是外物之求,没有了这个的牵绊,没什么理由能够让一个人嘴闭上。
那么,现在考验的就是我们这里是否还是一片能够让人表达其善良的土地了。卢安克,希望你留在中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