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华山 来源:《无父无夫的国度》
笔者曾访问三百位摩梭成年人(18岁以上)的“走婚”状况,发现目前单身占41%,走婚或结婚者有59%;曾走婚或结婚的有72%,从没走婚或结婚的28%;四十岁以上仍从没走婚或结婚者有14%,原因主要包括做喇嘛、身体残缺、长相有缺憾、性情暴戾极端、家庭被认为养蛊。对异性不感兴趣,等等。除喇嘛外,上述类别之族群若放诸汉族社会,会被父母催使结婚。摩梭母系体制今男人根本没有传宗接代的压力,女人只要有姐妹生下女儿,就两袖清风自由快活。因此,14%终生单身的摩梭人口比例,比汉族高出几倍,不愿意结婚的人不必承受沉重的婚姻压力以至爱非所爱的痛苦。
每个摩梭村寨都有从没与异性发生关系的摩梭人,她们皆异口同声谓长辈及家人不会给予任何压力。譬如竹地村瓦窝家的生浓阿木(35岁)从来没有走婚,她自己解释是“体弱多病”。这个“解释”孰真孰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委实没有任何压力,她的幼妹已走婚生有两女一男,一起住在母亲家屋。阿木的大哥扎实独支(46岁)就表示:
“在摩梭文化里,没有走婚的很普遍的,不会有压力,不管是没遇上令自己动情的人,抑或是什么原因,都被视作正常。若任何人给她任何压力,我一定会以大哥兼大勇身份加以阻止,因为这是不道德的。”巴奇村的咏咪达史(66岁)更一针见血说:“独身分为两种,若因为性情暴戾偏激,人们会瞧不起;若因为家屋名声不佳或长相身体有缺憾,人们只会更加爱惜,绝不会受歧视,反而为家人欢迎,因为成为家中永久的劳动力。”木里利嘉子窝克家三兄弟窝克偏马(60岁)、窝克札西(58岁)与弟弟(29岁时逝世)都从来没有走婚。窝克札西坦诚地说:
“我们现在一家十八人住,由侄女必车注玛(46岁)当家,下一辈孩子众多,没有传宗接代的问题。走婚与否是个人事,家人不会管,我哥哥从来对女人没甚兴趣,我自己身体有病,不方便走婚,反正与姐妹兄弟已经过了一辈子。母亲曾安排我弟弟结婚,但我弟不同意,吹了,他二十九岁就病死。曾有汉人问我,一生从没走婚,不觉得可惜吗?我觉得很奇怪,你们汉人一生都与老婆一起,没有体会到姐妹兄弟一辈子无条件的相爱关心,不觉得可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