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与波伏瓦及“自由情侣”的实质

来源:《江南时报》
萨特一生的另一个战场,便是女人。他一生未正式结婚,因为他讨厌任何形式的束缚。大学毕业后,教了几年书,一旦他能靠写作为生,便再也没有从事过任何职业。他在与女人关系上,也是如此。萨特喜欢女人,女人之为女人的一切特点:美丽、温柔、敏感、直觉等等,都令他着迷。从某种程度上说,萨特具有一部分女性的性格。他喜欢被女人围绕着,是那种真正从内到外欣赏女人的男人,而不是只在肉体上征服女性的男人。把他比之于大观园里的宝玉,并不为过。只不过宝玉作为一个大家族的浪荡公子,没有多少成就事业的野心。萨特却不然。萨特从来就有野心。因此,在与众多女性的交往中,他喜欢她们的一切,惟独不愿意她们成为他的负担,他不愿意成为某个女人的专有;他从一开始便意识到他朝三暮四的天性。在两性关系中,他不要孩子,不要家庭,只保留属于情感的部分;在生活中,他最大限度地避开精神追求以外的生活负担和社会责任。从这一点看,他一生都在亲身实践他的自由哲学理论。

在这一点上,只有西蒙娜·德·波伏瓦真正了解他,因为她也有着同样的追求。“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只能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持续时间来维持,而不是靠任何其他东西来使其正式化。”这是他们最初就达成的共识。尽管萨特的婚姻观,让她一生蒙受了不少痛苦,但她坚强的意志使她始终没有被压倒。与萨特正好相反,西蒙娜具有一部分男性的性格。她从一开始便明白了她不是惟一的,那么她所能做的,要么离开萨特,去成为一个平庸男人的惟一;要么就是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她那不屈的性格和勃勃的野心,使她选择了后者。

萨特一生情妇众多,有保持长期关系的,也有一些露水姻缘。他对西蒙娜忠实的时间非常短。从西蒙娜的女友到朋友的妻子或女伴,只要有几分姿色的,他都爱慕。但他没有一种绝对占有之心。她们之中他最宠爱的一位,法裔美国人多洛雷丝却没有明白这一点,尽管她可能是他一生惟一真正挚爱的女人,但最终他还是决定与她分手。萨特的众多情妇中,大多数都有自知之明,懂得西蒙娜“不可替代”的含义。只有多洛雷丝想越过这条界限。她要萨特娶她,萨特临阵脱逃,没有为爱而牺牲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身材异常矮小、近乎独眼的他来说,这样有女人缘,的确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有一点很清楚,他聪明多才;另一点几乎可以肯定,他懂女人;下面这一点最关键,他由衷地喜欢女人,尤其漂亮的女人;因为漂亮女人是为爱她们的人而生的。当然,萨特后来的名声地位,也为其拥有众多出色的女性提供了方便。萨特的花心,究竟是出于何种需要,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没有人真正披露或研究过。法国人对这种事见怪不怪,恐怕是一个原因。单纯说他“色”,也许过于简单。直到晚年,萨特也没有失掉对女人的兴趣。

西蒙娜久立不倒的原因,一是她的独立性,她从来没有成为萨特无论是哪种含义上的负担;二是两人关系的复杂性,他们两人的关系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男女相悦,他们是情人,更是至交。西蒙娜不但是他事业上的同道,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他与异性关系的“同谋”。西蒙娜可能不是萨特一生的最爱,但他与她最长久,也最合得来。西蒙娜是他的同志,而不是爱人。她代替不了萨特的那些更有女人味的美貌情妇。

在情欲上,两人实际早已是陌路人。他们的关系之所以牢固,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上、事业上已密不可分。他们后来事实上已是事业伙伴,因为他们的关系已成为一种形象,两人中谁去破坏这个形象,都是两败俱伤。他们两人合在一起的这个形象,对于不了解真相的人来说,已是一种神话———所有爱情关系中人们最渴望的神话:自由情侣。

在西蒙娜尚年轻的时候,也就是45岁之前,虽然饱受创伤,但也经历了几次轰轰烈烈的爱情。最早是与萨特的学生博斯特,萨特为了让西蒙娜原谅他的不忠,主动将西蒙娜推到博斯特怀里。后来便是她一生最炽烈的爱情,与美国人阿尔格仑相爱。这份爱在两人肉体关系结束之后依然持续了很久。西蒙娜最后的异性之恋发生在她40岁以后,也相当强烈,对方比她小20多岁。清醒的她已意识到这是她一生最后的恋情。至于西蒙娜究竟有没有同性恋倾向,在法国争论很多。有人说这是反对女权主义的人给她扣的帽子。由于她本人至死都没有承认,此事也就一直没有定论。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那个时代的女性,西蒙娜一生的情感生活还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当然,与她的伴侣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可以说,是萨特的风流带给她的痛苦,让她切身体验到男女不平等,激发了她的女权意识,让她写出了她最出名的作品《第二性》;是萨特的不忠留给她的空落,让她一生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两人的关系中,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到了晚年,她已基本心平气和,因为她看到自己并不是个失败者,这一点至关重要。经过这么多的隐忍,面对时间和历史,他们最终是平等的。

她深知,不论实际上发生什么,不管她真正得到多少,她最终留给历史的,不是她内心真正的感觉,而是她给世人留下的印象(通过他人的文字和图像留给后人)以及她自己的文字。她不放过任何两人公开露面的场合;在回忆录中,她把真正影响这一神话的人和事都淡去或隐去。两人中,面对历史,她是真正的操作手。在这方面,萨特对她充分信任。他深刻了解她的理智和野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她实际受到多大伤害,无论她内心真正怎么想,她都不会铤而走险,傻到去破坏他们两人共筑的神话。

如今,他们一起躺在巴黎蒙帕那斯公墓的同一个墓穴里,没有什么再能把他们俩分开了,尘埃落定,长梦当久。

“萨特与波伏瓦及“自由情侣”的实质”的7个回复

  1. 我觉得波伏瓦更多的是为了维持与萨德”神仙眷侣”的名衔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吧. 在真实生活种的她, 始终没有超越第二性的地位.

  2. Pingback: Mexian valium.
  3. Pingback: Lexapro.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