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生命之短、工作之长,我们未免要叹息。然而,如果我们一边玩,一边就能获得报酬,也就是说,玩本身就是你的工作,岂不是两全其美?!
广义来讲,“玩”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喜欢画画,你就去做画家,或者做同画画相关的事情,如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你喜欢音乐,你就去做作曲家、乐手等等;你喜欢旅游,你就为国家地理杂志写文章、提供照片,或做导游;你喜欢玩电脑,你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电子工程师,或软件高手。
成功的“玩”家很多,他们完全没有所谓“为某某事业献身”的概念,他们“玩”的很投入,“玩”得很开心,并获得的很好的回报。爱迪生、达尔文、毕加索、约翰·施特劳斯、比尔·盖茨、李敖…。这个名单可以写很长很长。他们成功的原因,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全身心地喜欢他们做的事情是关键因素。因为真的喜欢,爱迪生可以面对一次又一的失败,却从未想到要放弃;达尔文在神学一统天下的年代,创出了进化论;比尔·盖茨可以放弃名牌大学的学业;李敖一再地坐牢,只因为喜欢打抱不平。
你可能认为以上这些人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没有代表性。但事实上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工作上,也可以因为对某件事的热爱,而做出不平凡的结果。重庆永川野生动物园狼饲养员罗勇就是这样一个人。恐怕大多数进得了大学的人都有能力考上四川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接受饲养员这样一份工作;即使不得已勉强接受了这份工作,也多半是满肚子的怨气。
罗勇却喜欢上这份工作。因为喜欢,他放弃了他在大学里交的女朋友,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更高的薪水;因为喜欢,他学会了狼的嗥叫,同狼合唱,与狼共舞,成了“狼掌门”。除了喜欢,还有别的原因吗?因为狼舍的“优良”环境?因为动物园里有他心仪的MM?因为薪水很高?还是因为他有狼的基因?!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的,我们按照社会的标准来选择。当社会认为科学家是高尚职业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们就教导孩子们学奥数,在中学里学大学物理,最后连孩子们都人人想当科学家,不但一定要上大学,还要当博士;在摆地毯都最赚大钱的时候,读书又成了无用的东西,于是人人言商;到了IT最风光的年代,连最起码逻辑思维都有问题的人,都学起了编程;当外企在中国大肆扩张,人们又掀起了MBA的热潮。
如果你本来天生可以成为一代名厨,但却按照大家都认为正确的道路去走,以为自己需要“拿到大学学位,做医生,或者律师,或者读哈佛MBA”,那你就很可能成为一名经常开错药的庸医,一位经常输掉官司的律师,或是一位无所建树的部门经理;而世界上则少了一名名厨;成百上千的人则少了大快朵颐的机会。
反之,如果你选择了你喜欢做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职业,你很有可能成为你这一行有成就的“玩”家,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一直在玩,你享受了人生,在享受的同时,还为别人带来了好处。
你正在玩吗?准备怎么玩?
注:不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站文章。
我在想我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