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寻找终身伴侣的黄金法则

一个关系学教师提出五个黄金守则以评估长期婚姻成功的原因。当你要选择一个终身伴侣时,绝对没有人要做错误的选择,然而当离婚率高达百分之五十时,你知道有很多人在选择他(她)的伴侣时犯了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有心要寻找并拥有一个终身的伴侣,这里的五个问题就要问问你自己了。

寻找终身伴侣的黄金法则

问题一:我们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吗?

如果你已结婚20或30年,那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你们计划如何过这段时间呢?一起吃饭,跑步?你必须和他(她)分享更深更有意义的事情,你们必须有共同的生活目标。
在一个婚姻里有两种情形会发生:你们可以一起成长,或者各自成长。百分之五十的人是各自成长的,要使得婚姻成功你必须知道在生活底线上,你要的是什么,然后嫁(或娶)一个和你一样的人。

继续阅读“[转贴]寻找终身伴侣的黄金法则”

结婚证是最牛的霸王合约

当然,即便没挑到好男人,大多数的女人也不见得会离婚,事情到了这一步,她们会想:“嫁都嫁了,还能离婚不成?”
  
孩子、房子、票子,还有双方父母的面子……无数女人即便婚姻不幸福,也会为了这一大堆的理由一忍再忍。
  
看多了在婚姻中挣扎的女人,讨厌自己的婚姻,但又没勇气放弃自己的婚姻。吊儿郎当的老公她可以忍,风流成性的老公她可以忍,不务正业的老公她可以忍,暴力倾向的老公她还可以忍……中国式家庭主妇,只要不被折磨到奄奄一息,轻易不会考虑离婚事宜。 继续阅读“结婚证是最牛的霸王合约”

中国迎来“剩女”全盛时代

来源:韩国《先驱经济》
结婚不是必需的,仅是选择而已,中国也兴起“gold miss”时代“作为女人,如果在经济上能自立,就没必要非得结婚”——在中国,高学历高收入不结婚的“gold miss”——在中国被称为“剩女”——的时代全面开启。
中国的“剩女风”不久前还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最近迅速扩散至内陆省市。剩女在中国大陆推翻了女人到一定年纪就要结婚的传统观念,开启了“gold miss全盛时代”。 继续阅读“中国迎来“剩女”全盛时代”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好“烟花女”?

作者:丰木色子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会有妓女情结?
这个话题,仿佛很有些漫长,我想,极了我所有的智慧和搜索,终究也难以得出个精确的答案,只是想或许能尽量接近历史背面的真相吧。于是,守着这么一点点的奢望,任由笔头在我的脑海里漫步,在忽冷忽热的季节,上上下下翻腾我的思索。
在中国传承千百年来的文学作品中,无一不凸显着一个主题,那便是“人”。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人,是男人和女人的一切,以及相关的一切。青楼文化,在我国是很有渊源的。在古中国,南京文庙的那条秦淮河,承载了多少学子和歌妓的欢笑和泪水。那时,怡红院之类的娱乐场所,也经常建在诸如文庙的附近。当时的青楼多半是文人雅仕们的聚贤之所。饮酒作乐必有红袖添香,而且多有失意文人投在了妓女的怀抱,那是他们逃避世事的栖息地,其实亦是一种反抗! 继续阅读“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好“烟花女”?”

47%同居男女认为AA制最好

同居普遍的新时代,遭遇了金钱带来的种种麻烦事。同居不能像真正夫妻那样一起买房子、生儿育女,共同安排家庭收支,那么谁来为生活埋单呢?
恋爱的时候,男人可能理所当然地为女友包揽下一切的费用,但到了同居的时候,有些男人反而会在钱上“留一手”;天生有些斤斤计较的女人,愿意承担多少非婚生活的开销呢?这种情况下,浪漫的同居,遇上了活生生的金钱考验,可能就难以浪漫起来了。
有网站针对同居的生活费问题做了项“非权威”网友调查,结果是:赞成“AA制”的占46.8%。同居双方平均摊分房租、水电、伙食、电话等公共费用,个人花费自理。 继续阅读“47%同居男女认为AA制最好”

从性压抑的痛苦到意淫的享受

——解读已婚者“网恋”的心理背景
凯迪网友:直肠子
随着e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天地中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疆域,神奇的网络,在虚拟和现实的两个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亦真亦幻的桥梁。在这座桥上穿梭的人群中,脚步最轻盈、心情最激荡的当然是那些“网恋”者。其中,那些已婚者“网恋”的心理背景,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继续阅读“从性压抑的痛苦到意淫的享受”

[转贴]震憾!一北京妞儿写的,男女都该看看

是不是女孩从13岁起,每个月多花几个卫生巾钱(当然得是生理上正常的女性朋友们)觉得自己特冤,所以都憋着让男朋友(老公)给自己花钱啊?其实男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在想,为什么女性朋友比男性朋友的平均寿命长,除了女性大多不常抽烟饮酒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即男人要负担的社会责任更重,男人要承受的生活压力要比女人多得多。
你是女孩,你可以想起一出是一出地瞎闹,烦了就哭美了就乐,你撒娇你任性,你翻着跟头抒发自己的感情,什么时候折腾舒服了什么时候算。没人说你什么……女孩嘛,感性一些,大家都能原谅你的情绪化。你可以不计后果不失时机地犯犯间歇性神经病,然后美其名曰:我们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我不是故意的啦…… 继续阅读“[转贴]震憾!一北京妞儿写的,男女都该看看”

上班族的爱情:抓来抓去

一向善于拍女人戏的张艾嘉用“抓来抓去”形容现代都市女性的爱情观:“能抓就抓到一个,这个不行就再抓另一个。”也许是因为大城市的辛苦和寂寞让人需要一个依靠,可张艾嘉认为这种看似不忠贞的爱情背后是及其复杂而微妙的。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中,也对这种都市上班族的爱情观进行了刻画。一个女孩为了获得更高的薪水离开在国外的先生回到国内,但不久就接到了先生打来的电话,“你其实只热爱你的工作,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分开好。”女孩的表现出乎先生的意料,她平静地放下电话,然后平静地去工作。因为在办公室里,有一个男孩在追求她。 继续阅读“上班族的爱情:抓来抓去”

中国男妓是怎样干活的

来源:猫扑大杂烩
酒吧门口挂着一块精巧的小木牌,上面赫然写着“成功女士专有的休闲地带,男士谢绝入内”……   
在海南某报资深女记者的指引下,我们首先来到海南某大厦KTV酒吧。酒吧门口挂着一块精巧的小木牌,上面赫然写着“成功女士专有的休闲地带,男士谢绝入内”。据送我们去的的士司机说,这里要到晚上才热闹,现在一般都较闲,如果找不到称心的靓仔,他可以帮我们再找一家,或者直接帮我们找一个过来,但要付 “介绍费”给他。
  
我们走到酒吧门口,一位高个小伙子迎了出来,躬身请阿丽进门,却把一双长臂横在我的面前,指了指那个小木牌,很有礼貌地说:“先生,对不起,这里是女士休闲场所,男士不能入内。”阿丽转过头来,一副大姐大派头:“谁说不能进,他是我的马仔!”小伙子飞快折身进去向老板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又跑到门口来笑眯眯地对我说:“先生,请进吧!” 继续阅读“中国男妓是怎样干活的”

“欲望上海”事件分析

来源:李银河的博客
此前发生的“欲望上海”事件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事件的主要情节是:一个外国男人在博客中炫耀自己与多名中国女人的性关系,遭到网络追杀。
分析这个事件背后的动力因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某人炫耀自己性能力的反感。在中国,一般人平均终身只有1.3个性伴侣(美国人平均性伴侣数为13个,法国16个),其中还要包括离婚再婚和丧偶再婚。所以,如果某人有两个性伴侣,就已经足以招他人嫉恨(有人会觉得他太占便宜——正面评价;有人会觉得他太堕落——负面评价)。如果某人有超过三个性伴侣,他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这个外国人在网上炫耀自己有多个性伴侣,当然招人恨。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或一个中国女人,或一个外国女人,他同样要招人恨的。即使他并没有真这样做,而只是在想象中占有了多个性伴侣,也同样招恨,这就是后来传出该老外的艳遇只是想象的产物并没有真的发生,仍然不能免于人们的唾骂的原因。 继续阅读““欲望上海”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