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谈论成龙的电影《我是谁》,或是探讨有关失忆症的问题,而是想让读者问一问自己,“我是谁?”
社交场合,大家初次见面,往往是先交换名片。同学多年不见,也是先交换名片。有热心的同学还会热切地介绍道:“L现在是某院院长了。Z是某大学的教授。”不错,职位,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某个方面,但并不足以代表一个人。除非你非常喜欢的工作,对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否则工作只是代表了你身份的一小部分而已。对于大多数人,工作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非他们所热爱的事。因此,名片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表明某人以此为生。
L院长、B院长、H院长和G院长虽然职位相同,却不是同样的人。确定一个人身份的不是职位,而是他的人格和个性。
话虽如此,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以一个人的职位来判别一个人。问自己一下,“我是谁?”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你名片上的那个职位吗?如果是的话,这证明你已经把你的身份和你的工作十分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因为你一旦失去你现在的这份工作,你就失去了你的身份,以至人格,起码你会以为是这样。你的老板事实上已经成为你命运的主宰。
记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有不少新加坡人失去了工作。新加坡开国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白领工作常常还需要国外引进人才。那时突然出现大量裁员,许多白领没有思想准备,无法接受事实。有个白领失业后,每天对家里人谎称去上班,穿得整整齐齐出门,却在一个桥洞里度过他的白天时光。
你的工作不应该是你生活的全部内容或主要内容。手段和目的不能本末倒置。
再问一下“我是谁?”,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写的深刻 ! 顶顶!!
我常想这个问题,不敢确定最后答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