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听到电台里的一句话,主持人问一位参与节目的听众,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女朋友。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我却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中的“一个”上面,随即产生疑问,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你都想找几个(或三个)什么样的女友?当然在正常的节目中,这样的主持人提问是不可能的。不过也可以感受到,人们确实已很受思维惯性的制约——即你只能找一个女朋友。
笔者觉得,有三种人很有智慧也很有勇气:一是不婚主义者,二是夫妻交友者,三是虽然隐瞒着丈夫(妻子)在外面和异性有交往,但不限制对方同样与异性交往的人。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如果在某件事情上你有了一个,并不是真正拥有,因为你将受制于它(他),失去它你也即一无所有;有了两个,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却陷入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的矛盾之中。只有三个的时候,才达到自然意义上的均衡。道德经也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万物的起点。 继续阅读“少则从三,多则为五,开阔而又收敛的异性友情交友”
情谊有价
有一次在北大讲座,遇到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表情,我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说,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然后给了他我的博客地址 。而后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让我们细说从头。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 并非肯定 继续阅读“情谊有价”
中国学生没有梦想?
摘要:你们问,美国一流大学,有什么录取标准?这还真没有一个定律。如果硬要套的话,可以这样说:他们要的是将来可以影响世界的人,是具有这种潜力的人。影响世界,先看你是否影响了周围的环境,你都做过什么。在美国,高中4年什么都不做,天天关起门啃书本,肯定不行,一定进不了哈佛的。试想,一个说自己有领袖才能的人,却从来没做过领导;一个说自己勇敢的孩子,却从来没冒过险;一个说自己很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却从未尝试自己想干的事,那人家怎么能信你呢?人在年轻时学到的课本知识,可能会被忘掉。但一个启发、一个感动、一个梦想,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
教育的重点,就是启发人!
这些年,马振翼在中美两地,接触过的学生不下几万。聊到两地学生的差异,他的回答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学生没有梦想。美国的教育,从小开始就教你发现自我,鼓励小孩敢想、敢做。它的文化也一再告诉人:只要你想到、你做到、你充分努力了,那你一定会得到!
中国的教育,没有给人理解梦想的空间。
中国学生多数都没有梦想
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月01日
本报记者 董月玲 李斐然
破解美国“高考”
一个在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却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竟被全部拒录。
“中国人民破解了美国的教育体系”,有人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并转发了去年5月29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文中提到一个叫马振翼的美籍华人。
10年前,马振翼在加州创办了一家叫“星腾科”的教辅机构,为高中生升大学提供咨询及考试培训服务。2009年,这家机构进入中国大陆,在北京、深圳等地设立了分支。10年来,“星腾科”帮助数千华人学生,进入梦寐以求的美国名校。
美国顶尖大学究竟是怎样招生的?与国内只看分数的高考比有啥不同? 继续阅读“中国学生没有梦想?”
女性芳心暗许的9种信号
1.同男性谈及家人或闺蜜等的私人话题
“关系好到一定程度就会同他谈论家人或闺蜜的私人话题。”女性同你谈及自己亲友的私事,就说明她的内心已经喜欢上了你。这时男性不仅要充当好一个听众,还要敞开自己的心扉来表明爱意。
2.单独去男性的家里玩
女性对于一般的男性都会存有警戒心理,不会随意去他的家里玩。当女性来你家玩时就表明她对你很放心。所以一定要保持绅士风度,避免她对你再次心生戒备。
3.不介意间接接吻,与男性同用一个汤匙吃饭
很多女性从生理排斥与不喜欢的男性间接接吻。所以一起用餐时女性如果若无其事地问:“我能尝一口吗?”就是在暗示她对你有好感。 继续阅读“女性芳心暗许的9种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