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性自由的倡导者

来源:凯迪社区
孔子说过:“食,色,性也。”意思很明白,吃饭和性欲是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然生理要求。吃饭是大人和小孩最快乐的事,孔子主张尽情地享受。他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酒无量”的话。我们当然不能据此得出孔子是一好吃懒做的大酒鬼,但孔子有贪吃的爱好却是说的过去的。孔子不主张限吃,当然也不主张对性加以禁锢限制。孔子主张男人多娶老婆,因为在《论语》中,孔子对娶不起小老婆的“匹夫匹妇”表现出鄙夷不屑的神气,可见孔子是主张男人纵欲的。孔子还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是说,好色是人的本性,大家都是色鬼,起码在孔子时代是如此。女人呢?《论语》中没有细说。但卫宣公的夫人南子,是当时有名的荡妇,孔子并没有把她看成是“淫妇”或“禽兽”,而是很有礼貌地去见她,并同南子一同出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圣人接见一个性放荡的女人,就意味着圣人尊重她的人格,支持她的性自由。为此,孔子的弟子子路很不满意,以至孔子发誓赌咒,师徒两人发生了一场争论。
孔子关于性自由的著作应该是诗歌。孔子为了宣传性自由和性开放,收集了大量的男女偷情幽会的民歌,古时所谓的桑间之会,就同当前的一夜情一样,是性欲的放纵。很明显,这些民歌里表现的是不受婚姻约束的性爱,如果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儿八经的夫妻,在自己的家里多方便,何必到郊外山林中野合。其中《草虫》一篇中有“亦既冓止,我心则降”的句子,不光把性行为的俗话唱到歌里,还要唱性生活后的心理感受。据说孔子还对这些民歌做了增删修订,或许还有孔子自己的作品。孔子把这些民歌收集了三百篇,编成了一个集子《诗三百》。《诗三百》里面歌唱性自由的篇章占了很大部分。让他的弟子们学习。孔子这样做,既是性教育又是人性教育。他把这些鼓吹性自由的民歌作为必修课,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思想是纯洁没有问题的,性是美好的,是人的正当享受。
仔细分析,孔子把一夜情等性自由看成是普世价值,当作弟子做人的必修课。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社会心理要比当今宽松和自由得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