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健辉 中南大学文学院 本科生
2004年6月26日,星期六,晚上11点,在益阳市的一所高校,一女生逗留在男友的寝室里。忽然听说老师来查房,引起了该同学的极度恐慌——在许多高校女生进入男生的寝室都是不允许的,如果发现留宿男生寝室,处罚更是严厉。该女生在极度恐慌之下,往寝室的窗户爬了出去,小心翼翼地从阳台边沿爬向旁边的寝室,在她爬回来的时候一不小心,从四楼高的阳台上跌了下去。一个年轻的、焕发着青春跳动的生命就此告别了人世。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麻木地甚至是残忍地对待生命,附和和随波逐流成了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本能,同情与宽容则留给三十年前的无辜与残暴。然而,这件事确实激起了我内心的所有同情与恐慌,引我走向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当今中国,吃人的事物不仅仅是高压的政治、腐败的制度、贫穷的物质和不均等的机会,还有愚昧的思想和极端反人道的价值理念。
中国古代性文化历程
性是人类生活的两大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两个基本起源之一。中国有丰富、悠久的文化,其中当然包括丰富、悠久的性文化,只是近千年来,被性禁锢淹没和尘封了。现代性科学认为完美的夫妻性生活应该包括四个阶段,即兴奋期、平台期、性高潮期和消退期,其实在2500年前中国的性学古籍《素女经》、《洞玄子》中都提到了;中国的古人对性反应的认识,例如”五声”、”五至”等等,也决不亚于外国的那些现代性科学家。
(一)先秦时期性观念
《战国策》上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个小国侵略另一个小国,另一个小国向秦国求救,秦国答应出兵救援,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秦宣太后参加了。她认为必须攻其一点,不能平分兵力,并举性交为例,她说,先王和我性交的时候,用一条腿压住我,我就感到很疼,用整个身体压我,我就不疼了。她用这种“压强”的原理,来说明用兵的道理。可是她这番话,很受后世的道学先生们的非议,都说,这种话出自庙堂之上,出自妇人之口,“乃大奇”。[1]
其实,何奇之有?在秦宣太后那个时期,人们把性看成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谈性交就像谈吃饭一样,完全不像后世那样把性看成是淫秽不洁的东西。
(二)唐代性观念
到了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性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唐代,妇女地位相对地比较高,敦煌石窟中唐代的“婚礼图”男拜女不拜,就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妇女的行动比较自由,甚至能结伙骑马外出郊游,流传后世的唐女骑马俑、唐女骑马图都说明了这一点。那时男女的交往比较自由,唐代诗歌和传奇就叙述了不少男女交往和恋爱的缠绵悱恻的故事。离婚、再嫁也比较自由,不受人看不起,整个唐代就有23位公主离婚、再嫁,有的还离婚再嫁二次,三次之多,比有些现代人不成夫妻就成仇人,“离婚无好人,好人不离婚”要文明、开放得多。
(三)宋、明、清性观念
从宋朝中期大力推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以后,一步步地实行性禁锢,丰富的性文化从此被压抑了。明、清两代性禁锢则达到了顶峰。在所有的性禁铟内容中,“节烈”观是其典型代表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关于“节烈”的定义,鲁迅先生曾有过精辟的描述: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2]
清代各地方志中普遍都有《列女传》的内容,其中尤以山西方志中的《列女传》资料最为丰富。《山西通志列女录》将收录的“列女”分为四大类,即宫闱、节孝、贞烈、贤淑。
清代山西方志节孝妇女数量统计表 :
府州名称 排序 节孝类列女 附记旌表节列妇女数 合计
平阳府 1 313 6473 6786
绛州 2 309 5335 5644
汾州府 3 222 4547 4769
太原府 4 291 4310 4601
泽州府 5 414 3588 4002
解州 6 177 3154 3331
蒲州府 7 189 3052 3241
潞安府 8 198 2296 2494
代州 9 121 1874 1995
大同府 10 111 1787 1898
总计:38761 [3]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们知道:社会的主流的性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性观念。
假如我们以今天的正统的性价值观来看待古人,或许我们会认为:秦宣太后不过是个口无遮拦、不知羞耻的粗鲁妇人;还有那成千上万的“列女”,她们的死是多么的不值啊!
可是,再过几十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会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所谓的“纯洁、高尚、永恒、专一”的性爱观呢?多少人因你而背上了“淫秽、低级趣味、下流、无耻”的罪名,甚至是失去了自由和生命!
注释:
[1] 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研究》
[2] 鲁迅《我之节烈观》
[3]安介生,摘自《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